PEKING-articleLarge  

燕京學堂爭議與中國身份掙扎
傑安迪 2014年08月13日
北京大學靜園。校方計劃在此設立提供一年制研究生課程的燕京學堂
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北京大學靜園。校方計劃在此設立提供一年制研究生課程的燕京學堂。
北京——由於大部分學生在暑期離開了學校,除去一撥又一撥懷着崇敬之情跟隨旅行團到此一游的青少年引起的喧囂,8月份的北京大學校園還是較為寧靜的。這所大學被許多人稱作中國版的哈佛,跟團前來的青少年都希望有朝一日成為該校每年招收的2600名新生中的一員。

但這寧靜之中,卻醞釀著一場風暴,其中一方是北京大學的管理層,另一方則是許多北大師生,由於在一所新學院的建院計劃上存在分歧,雙方正在對峙。按照計劃,這個熠熠生輝的新學院主要面向外國人,他們中的大部分所接觸到的教學語言會是英語,而非普通話。

該學院名為燕京學堂,最近幾個月,反對者們針對它在國學研究領域開設的為一年期、費用全免的研究生課程,掀起了一波升勢浩大的反對浪潮。儘管燕京學堂計劃招收的一個班共100名學生會有將近三分之一來自中國本土,但它主要是面向海外市場大力宣傳,這似乎招致了越來越強烈的抗議。

致力於培養「未來領導者的精英團隊」的燕京學堂,計劃選址於一處青草依依、曾作皇家園林之用的方形院落。始建於1898年的北大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化大學,許多人都認為,那處院落是該校具有歷史意義和象徵意義的核心地帶。

「燕京學堂將為自己的學生和教師提供大量特權,這對北京大學的其他學生顯然是不公平的,」北京大學英語系主任高峰楓說。高是該項目最為執着的批評者之一。

北京大學宣布開辦燕京學堂的計劃近4個月以來,學生們一直在向校領導施加壓力,要求對該項目的關鍵之處做出改變;一些人鄭重宣布,要通過抗議或訴訟阻止工程建設的推進。有幾個人已經把他們舉着手寫抗議標語的照片發上了網,在一個不鼓勵公開抗議的國度里,這屬於危險舉動。

「我們知道這些行動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大麻煩,但很多學生都覺得,開辦燕京學堂是對中國這家最為神聖的教育機構徹頭徹尾的冒犯。」一位學法律的學生說。由於被某個隸屬於黨組織的學生幹部警告不得接受媒體採訪,他要求匿名。

這場衝突在中國最富盛名的高等院校里爆發之際,中國正處於政治上的敏感時期。經濟增長的放緩、新聞媒體受到的更為嚴厲的管制,以及政府正開展的反對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宣傳攻勢,所有這些都加重了中國高校學生的挫折感。

接受採訪時,一些學生似乎津津樂道於有了一個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某種信念的機會;他們還提到了該校參與政治活動的悠久傳統——自從中國軍隊在1989年鎮壓了爭取民主的抗議活動之後,這種傳統幾乎已喪失殆盡。北大學生在抗議活動早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一些人在軍隊的鎮壓中死亡,還有一些人則在事後遭到懲罰。

法律系學生喬伊·張(Joe Zhang)說,人們對物質財富的關注讓他和他那些更為心懷政治的同學大失所望,在他看來,大多數中國學生的抱負只是對物質財富的追求。「社會上有太多的不公,我們無力去改變。但現在有件事影響到了我們這個群體,而我們可以進行挑戰,」他說,「這是一種覺醒。」

反對者們為自己的激進行為列舉了許多理由。他們反對把若干歷史建築改造成燕京學堂教室的計劃;還有一些人對課程設置本身進行了批評,聲稱一年期碩士學位是膚淺的,會降低該校經過兩三年學習才能獲得的其他學位的含金量。

從許多方面看,這一爭議反映的是中國知識分子混合著民族自豪感與文化上的不安全感的矛盾心態。認定學校管理層正設法照顧非中國學生的觀點,激起了極為強烈的反對情緒。上個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兩名學者在網上發了一篇文章,將開辦燕京學堂的計劃描繪為「文化投毒和自我背叛」之舉,並將北京大學比作20世紀早期那些處於殖民統治之下、把外國人和本國人隔離開來的中國城市。

校領導認為,很多抵制源於謠言和誤解,尤其有謠言說燕京學堂的學生將住在有圍牆的院落里,以及他們將獲得豐厚的獎學金,擁有豪華的宿舍環境。

「這會為北大帶來增益,而不是減損,」燕京學堂的一位副院長何立強(John Holden)說。北大是北京大學的簡稱。

何立強等校領導反駁了許多學生和教工的說法,即校領導漠視民意。他們指出,學校已經同意放棄燕京學堂建設項目的一個關鍵部分:地下的一系列演講廳。該項目將需要挖掘大片草坪,而這片草坪長期以來一直是學生們讀書、打羽毛球以及晚上約會的好去處。他們最近又做了一個讓步,同意在校園的其他地方建宿舍樓。

由於2015年秋季第一批學生將開課,校領導正迫不及待地平息反對聲音,開始施工。校領導沒有披露建造燕京學堂的成本,但表示,資金將來自於富裕的中國捐贈者。

北大計劃成立燕京學堂之際,中國的許多重點大學都競相提升學校的排名和國際知名度。許多學校一直在大興土木,積極地與西方高等學府簽署合作協議。

對北京大學來說,最激烈的競爭來自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同樣位於北京北郊,中國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前任國家主席胡錦濤都是清華校友。一些批評人士說,北京大學迫不及待地設立燕京學堂,是因為清華大學2016年將建立的一個碩士項目,項目的初始資金來自於美國私募股權巨頭史蒂文·A·施瓦茨曼(Stephen A. Schwarzman)的1億美元捐款。該項目的學生叫做「施瓦茨曼學者」,他們將花一年時間學習用英文授課的多個科目,其中包括商業、國際關係和公共政策。

與施瓦茨曼學者項目相同,燕京學堂表述的目標與中共在改善西方對中國看法的同時,提升中國高校國際形象的行動是一致的。在宣布設立燕京學堂的儀式上,校方說,該項目的一個目標是培養由海外畢業生組成的精英網絡,他們「理解、欣賞而且熱愛中國文化」,並將「糾正世界對中國不斷擴大的誤解」。

北大表述的目標引發了一些人的憤怒,後者認為,改變外界對中國的看法不是北京大學的責任。「一所大學的基本使命是教書育人,不是開辦官員和企業家的培訓班,」上個月發表在網上的一篇沒有署名的教工聲明中寫道。聲明要求把燕京學堂項目推遲一年,直到能夠解決課程設置、招生和選址的問題。

在上個月的一個採訪中,燕京學堂副院長、北大哲學系主任王博試圖尋找這場爭論與中國自身身份掙扎的相似之處。

他說,如果可以成功發展,燕京學堂將成為不同國家間相互理解的孵化器,同時幫助中國找到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當人們聚到一起時,通過不同文化的碰撞,可以對自身進行塑造,」他說。「允許不同類型的人們聚到一起,參與我們的構建和轉型,這只會讓中國受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