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鵬(1877年-1942年)。字箴盤,號了庵,臺灣新竹人。精通漢文、臺語、日語,工漢詩、能書法,尤善隸書、小篆,偶刻印。幼讀八股文,後因進入臺灣日治時期而中輟科舉之心,當時名士,與謝介石同稱「新竹二石」,與王松及王瑤京合稱「新竹三王」。曾任新竹縣知事櫻井勉幕僚,每逢官吏與臺灣人衝突,必然為之調解,拯救許多臺人,使免囹圄。1900年作《臺灣三字經》一書,以漢文介紹臺灣史、地,內容豐富,被譽為「臺灣小百科全書」。

14e676dbbf2c5514e676dc8da1a514e676de18c7e1  2016-12-04_2334352016-12-04_2336032016-12-04_233642  

心,formosa。: 【林獻堂~蔣渭水~連雅堂~洪以南~鄭鴻猶~王石鵬~合照】 - yam天空部落 - https://goo.gl/e5Gy8C

=======================================

王石鵬 1877—1942
字箴盤,號了庵,臺灣新竹人。少聰穎,十歲能通韻語。其師鄭伯璵孝廉(家珍)甚器重之。好讀近世譯本。詩文並佳,尤工隸書、篆刻。其詩清警,為星洲邱菽園孝廉所賞識,揭載之於《天南日報》。與王松、王國垣(瑤京)同宗且同鄉里,時相唱和過從,人稱「新竹三王」;又其文采風流與竹塹名士謝介石齊名,遂又有「新竹二石」之稱。1926年任《臺灣新聞報》漢文部記者、主筆,遷居臺中,與櫟社諸子交莫逆,並為社友,相互唱和。其詩文書法為日人所激賞,新竹知事櫻井勉刻意延譽,極力籠絡。石鵬亦通曉日語,與日人相交熟稔。職是之故,每遇臺民有事時,由其出面調護,常可迎刃而解。晚年曾遊大陸,博覽祖國文物。早年著有《女學揭要》四種,乙未(1895)之役,燬於兵燹;庚子(1900)讀禮家居,撰《臺灣三字經》一書,誌此島之地理風土、治亂沿革,以及番部種族、山川物產,全臺景物,包括無遺,並自為之注。今有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六二種)之排印本。另有《箴盤鐵筆》(金石)、《釋迦佛歌》、《清宮遊記》,並譯有農學八種。(張子文)

《臺灣三字經》 一卷,新竹王石鵬(1877~1942)所著,感於「爾小子。生於斯。地理誌。宜先知」(首句),遂以漢文童蒙的「三字經體」,於1900年完成此書,1904年出版時,書末有鄉人王松的跋,書頁題字,由總督府編修官小川尚義,手撰「如此江山」。「欲為本島童蒙示其捷徑,且便於口頭熟讀故」,內容首序位置、名稱、治亂、沿革,繼敘番部種族、山川物產及經濟上之事等,而以「能熟讀。非無益。智識開。宜遊歷」作結,可見王氏期許的知識養成,是通過閱讀與親履、思想與實踐,兩相闡發,克膚其功。王氏自述書名所由,「倣宋王伯厚先生所著之《三字經》體」,王伯厚係為南宋史家王應麟,一般將《三字經》推為伯厚所作,後世稍加增補,然而,王氏著作《臺灣三字經》,胸中已雜鞣新式知識,故其關照亦廣,「西人五尺童子,皆能明五洲萬國之俗、太陽地球之位」;再者,王氏雖意欲「雖曰地理,而歷史寓焉」,將時間的連續意識,寓於空間敘述之內。然正如中國的《三字經》,廣泛流傳於元代,透過自幼的口誦心惟,將漢民族的道統,謹記立身,因此,史地敘述,總涉及自我理解、國族想像等複雜因子,展卷誦讀《臺灣三字經》時,尤要注意單字簡詞背後,其殖民與權力的複雜關係。目前通行本,為臺灣文獻叢刊,編次第162種,無分目,並錄有「舊政府行政機關圖」、「臺灣說略」與「臺灣行政區域變革表」等,以表佐文,增益理解。現有魏英滿(2000)、劉芳薇(2002)多種注釋出現,尤其標注河洛音,如陳泰然等所從事,以臺灣音讀,更能符合彼時家塾課讀的實景。(柯喬文撰寫)

參考資料
王石鵬:《臺灣三字經》,台北:自印,1904年。
施懿琳:「臺灣三字經」詞條,《臺灣歷史辭典》,2004年5月初版 ,頁1072。
黃美娥:〈童蒙教育的新頁──王石鵬及其《台灣三字經》〉,台灣教育史研討會,新竹:新竹市教師會,2001年9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4%B8%89%E5%AD%97%E7%B6%93

---------------------------------------------------------------------

台灣三字經
臺灣三字經》自序

  臺灣鯤洋一彎島也,昔呼大彎;因其周圍近水,故以臺灣名之。或曰:荷蘭人築城如臺在於安平鯤身沙線,沙環水曲成灣,因名臺灣。要之,不離海島之稱者近是。

  山則崔巍萬疊,田則膏腴萬頃;舟楫可達,林木鬱蒼,西洋人嘗以浩愈磨沙稱之(美島之意)。東望日本、琉球,南屬呂宋、非利賓諸島,西對福建、廣東,皆隔一衣帶水,曾無藩籬之蔽;此不可不知之勢也。

  第臺灣自古無專書可考,《隋書》所載曰大琉球,唐、宋以還,乃有毗舍耶之稱。毗舍耶者,印度梵語也。毗者,謂地宜稻穀之意;舍耶,即莊嚴也。然皆以海外置之,不通音問。

  至明中葉,始知有臺灣。未幾,而島夷、海寇相繼竊據。清初收入版圖,三百年來,遂成富庶樂郊。迨乙未之際,白馬盟成,又遭紅羊劫換。

  時久事繁,以予管見,凡書籍有關於臺灣者計有三百餘種,層出不窮,難以全閱。予用是竊有憾焉,思欲輯為一書,而未得其暇。庚子春杪,適在臺北師範學校,接家電促歸,遂丁父艱。居鄉讀禮餘閒,爰不揣固陋,採諸家之雜說及從東文譯出,編成韻語;倣宋王伯厚先生所著之《三字經》體,因顏曰《臺灣三字經》。

  首序位置、名稱、治亂、沿革,繼敘番部種族、山川、物產及經濟上之事業,莫不略舉其端;雖曰地理,而歷史寓焉。

  夫一物不知,儒者之恥,西人五尺童子,皆能明五洲萬國之俗、太陽地球之位;吾人生斯、長斯而不知斯地之事事物物,亦可羞乎!

  古者,周禮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用知地域之數,辨其山林、川澤、邱陵、墳衍、原隰之名物,辨其邦國、都鄙之數,故有土會、土宜、土均、土圭之法;而大司馬之職,又有職方氏、訓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形方氏,無非為地理計者。是地學烏可忽乎哉!

  大丈夫桑弧篷矢,志在四方,行將馳驅萬里,遊歷五洲;倘不知山川形勢,難免迷途入坎之虞。昔普魯斯之將蹶法國也,普兵皆藏有法國地圖,故履法境如入釣遊之鄉,其獲益固不待言矣。

  茲予之作此三字經者,蓋欲為本島童蒙示其捷徑,且便於口頭熟讀故也。或謂臺灣特其小焉耳,區區地學,何足以廣其見聞;然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前程遠大,不得不先於此開其端也已。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端午後三日,王石鵬箴盤自序於新竹了庵。

 

爾小子,生於斯;地理誌,宜先知。
舉臺灣,細參考;連沖繩,諸小島。
北緯線,及東經;詳位置,知其形。
南北長,東西狹;自富基,至南岬。
四面海,水悠悠;古所稱,大琉球。
毗舍耶,高砂國;今安平,是舊域。
又東蕃,與東瀛,同此島,不一名。
明成祖,思富強;命三寶,航西洋。
遇颱風,船東止;入臺灣,自此始。
有海賊,林道乾;走入島,住數年。
顏思齊,亦海寇;鄭芝龍,繼其後。
迨芝龍,歸大清;荷蘭據,遂橫行。
西班牙,亦竊據;基淡間,築城禦。
旋敗北,島外逃;蘭人守,氣益豪。
遇商船,肆劫掠;迨報仇,幾就縛。
明運竭,有成功;破天浪,師渡東。
整戎行,奮神武;逐蘭人,復故土。
務屯墾,闢草萊;百廢興,又招徠。
以澎湖,為門戶;改東寧,為天府。
新版圖,民多亂;吳劉黃,相繼叛。
朱一貴,稱巨魁;七日內,陷全臺。
藍總兵、施提督,急東征,始盡劚。
天地會,林爽文,亦集黨,敗孫軍。
諸羅民,助大紀;始錫名,稱嘉義。
民好亂,如燈蛾;撲不盡,可奈何。
陳蘇張,諸小醜;既滅之。旋復有。
至同治,戴萬陞;又倡亂,陷彰城。
淡嘉危,如懸髮;曾丁林,率兵伐。
至光緒,法兵來;偶失守,基隆開。
孫劉林,相拒戰;寇既平,設車電。
臺巡撫,劉銘傳;因清丈,人心偏。
最倡狂,施九段;圍彰城,既敗竄。
滄桑跡,恒變遷;採金讖,豈其然。
議割臺,自甲午;為朝鮮,棄東土。
臺人士,咸紛紛;劉林邱,集義軍。
改國權,為民主;二百營,張旗鼓。
大兵至,破諸營;南北路,盡蕩平。
此治亂,敘大略;教育界,再參酌。
開風氣,自光文;繼之者,有徐君。
建書院,立學堂;至今日。大改良。
敘全臺,舊都邑;四部間,府縣立。
臺北府,四面山;大都會,河流灣。
府西南,近艋舺;臨新河,多商業。
相對峙,大稻埕;地頗廣,商業盈。
淡水港,即滬尾;諸商船,輻輳韙。
基隆港,山嶽連;港內廣,容巨船。
宜蘭縣,大沃野;熟番多,戶口寡。
蘇澳地,近番林;容數艦,港頗深。
新竹縣,地不頗;田園廣,產物多。
大嵙崁,接番界;防備嚴,多設隘。
苗栗縣,在山中;一大邑,番境通。
後壟河,上流發;路多歧,鐵道越。
其西部,大甲溪;溪以南,達梧棲。
溪以東,達埔里;與雲林,相接是。
臺灣府,即臺中;府西部,彰化通。
諸羅山,即嘉義;接彰臺,此二地。
埔里社,彰城東;人番雜,村落中。
彰化西,鹿港口;集貨場,稱大有。
過笨港,猴樹南;荷包嶼,一大潭。
其南部,臺南府;昔鄭氏,定都宇。
與臺北,都會同;其商業,甚興隆。
安平縣,西南接;赤崁城,古雉堞。
打狗港,積砂堆;輸出入,漸衰頹。
其東北,鳳山縣;通卑南,番地面。
恆春縣,極南方;民番聚,守一疆。
南岬海,暗礁列;暴風發,水流瀎。
其西岸,屬瑯喬;距恆春,路不遙。
其東方,水尾地;臺東州,前所置。
卑南境,番社多;四十六,共包羅。
此人跡,最罕到;難詳知,其深奧。
諸島嶼,惟澎湖;誠海峽,最要樞。
澎湖間,大小島;五十五,相環抱。
馬宮口,有宮城;於此處,建一廳。
島之中,乏草木;以魚類,易五穀。
琉球島,珊瑚巖;漁夫住,集漁航。
南岬東,紅頭嶼;惟土人,長安處。
火燒嶼,多石灰;闊數里,水瀠洄。
惟龜嶼,形最小;如圓錐,住民少。
此全島,敘分明;作地理,三字經。
能熟讀,非無益;智識開,宜遊歷。


出處 http://chengkiat.myweb.hinet.net/Han...i-oan-keng.htm

-----------------------------------------------------------------------------------------

淺論《臺灣三字經》的版本、訛誤及書寫立場

 

《臺灣三字經》,是在臺灣本土創作的啟蒙經典中,堪稱最有名且最重要者。此書出版於明治三十七年(1904),成為作者王石鵬最有名的代表作。甚至在出版過後三十年,洪鐵濤仍署名「懺紅」在《三六九小報》上感慨:「余少時,曾見新竹王石鵬先生所著之臺灣三字經,仿蒙經之例,音節和諧,少年易於上口,必讀之教本也。十數年來,坊間不見代售,想已絕版久矣!……(中略)……有心人盍不起而重鐫之 ?」可見此書當時受重視的程度。

正因《臺灣三字經》叫好叫座,自戰後始,每隔一段時間即有出版社重刊,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經緯書局等。解嚴之後,本土意識抬頭,此書成為地方文化、鄉土教材的重要文獻,重新校譯出版者更眾 。

然而,在眾多版本的《臺灣三字經》中,彼此有些許的差異,可能導致讀者認知的錯誤,需要重新校訂,這些文字版本不一的情況如何?在內容方面,王氏創作此書時年紀尚輕;且當時學者對於臺灣研究,尤其是日人對臺灣的系統新式研究,也才初始未久,因此以王氏一己之力書寫「臺灣百科」,不免有疏漏謬誤之處。以現今眼光審視,有哪些不合事實的內容?另外,王氏身處民族重新認同的時代,他以哪個民族的立場來書寫臺灣?本文擬探討這些問題,作為後人重編《臺灣三字經》或者著手作相關研究的參考資料。

在討論這本書之前,先對王石鵬作一個簡單介紹。

王石鵬,字箴盤,號了庵,生於清光緒三年(1877),卒於日治昭和十七年(1942),臺灣新竹人。十歲能通韻語。十五歲入舉人鄭家珍門下,鄭甚器重之。好讀近世譯本。詩文並佳,尤工隸書、篆刻。與王松、王國垣(瑤京)同宗且同鄉里,時相唱和過從,人稱「新竹三王」;又以文采風流與竹塹名士謝介石為莫逆交,遂又有「新竹二石」之稱。1926年任《臺灣新聞報》漢文部記者、主筆,遷居臺中,與中部文人往來密切,加入櫟社。王氏亦通曉日語,與日人相交熟稔。

1895年日軍入臺時,王氏渡海至閩南避亂,至1897年東渡回臺。不久,有感學習日語之必要,進入國語傳習所,1898年畢業,進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接受日本新學與文字。《臺灣三字經》成書於1900年,就是大約在此時期的創作,當時王石鵬才二十四歲。


《臺灣三字經》內容可以分成兩部份,一是三字成句、隔句押韻的「文本」,以及以散文體對文本進一步說明的「譯注」。「文本」自然是本書的主體,然而目前所見各種刊本,在文本上即有數處出入,成為閱讀、研究的困難。

《臺灣三字經》原刊印於明治三十七年四月五日(1904,光緒三十年),早已難得一見,今日傳世多種刊本,均非原貌,皆為重新排版印刷本,大都以民國五十三年臺南市經緯書局出版者為主要依據。多種刊本中,內容最豐富的註釋本為2002年十月初版,劉芳薇校釋的《臺灣三字經校釋》一書。

筆者以上述三版本作為當代《臺灣三字經》影響最深的代表,詳細考證,將其明顯的訛誤一一檢出,以免一再流傳而貽誤後學。

一、明治年間的原刊本誤處,計有:
(一)「明運竭,有成功,破大浪,師渡東」,「大」字作「天」,形似之誤。
(二)「葬死者,裹皮埋,以片石,覆屍骸」,「裹」字作「裏」,形似之誤。
(三)「首稻穀,次甘藷,當成熟,長尺餘」,「穀」字作「谷」,俗字之誤。
(四)「恒春縣,極南方,民蕃聚,守一疆」,「疆」字作「彊」,形似之誤。
(五)「琉球島,珊瑚巖,漁夫住,集漁帆」,「帆」字作「航」,同義之誤。
(六)「陳蘇張,諸小醜,既滅之,旋復有」,條下註釋「陳辦」,誤作「陳辨」,然陳辦、陳辨兩名皆見於史料。但以今日嘉義縣新港鄉境內尚有「陳辦崙仔」地名,可旁證應為「陳辦」而非「陳辨」。近代正式學術研究發表多用陳辦。
(七)「最猖狂,施九緞,圍彰城,既敗竄」,「緞」字作「段」,形似之誤。施九緞、施九段兩名皆見於史料,近代正式學術研究發表多用施九緞。
(八)「建書院,立學堂,至今日,大改良」,條下註釋「盛興」作「盛覺」,形似之誤。
(九)「製魚鮞,惟此美,育牡蠣,海之涘」,條下註釋「魚鮞」、「牡蠣」作「牡鮞」、「魚蠣」,排版時鉛字錯置之誤。
(十)「島之中,乏草木,以魚類,易五穀」,條下註釋「高粱」作「高梁」,形似之誤。

二、經緯書局版明顯訛誤處,計有:
(一)「遇颶風,船東止,入臺灣,自此始」,「颶」字作「颱」,形近之誤。
(二)「遇商船,肆劫掠,迨報讐,幾就縛」,「縛」字作「縳」,形近之誤。
(三)「其東部,水頗深,視斷岸,如峻岑」,「岑」字作「嶺」,該局誤以「峻嶺」較為成詞,殊不知完全不符押韻之道。
(四)「香山灣,近新竹,由鳳崥,白砂角」,「崥」字作「岬」,形近之誤。
(五)「其險崖,六千尺,至北端,從此適」,「其險」作「基隆」,形近之誤。
(六)「論地勢,南北端,山脈峻,島脊闌」,「峻」字作「崚」,形近之誤。
(七)「論湖沼,最名區,埔裏內,水社湖」,「埔裏內」作「埔裏社」,擅自更改之誤。
(八)「或竹屋,大樹遮,稍構造,自成家」,「家」字作「居」,擅自更改,完全違背押韻之道。
(九)「大甲產,三稜草,蛟文蓆,織得好」,「蛟」字作「咬」,形近之誤。
(十)「西北方,夏炎熱,冬陰寒,常降雪」,「熱」、「雪」作「熟」、「雲」,形近之誤。
(十一)「及秋季,變信風,雨旋至,自濛濛」,「信風」作「風信」,粗疏之誤,不解格律之道。
(十二)「澎湖間,大小島,五十五,相環抱」,條下註釋「倉島」,逕改作「鳥島」,查澎湖群島中有「大倉嶼」和「鳥嶼」,此處需再考證。

由於深感《臺灣三字經》有其重要價值,歷來卻沒有一本完全勘誤正確的文本;數十年來勠力研究傳統啓蒙書的黃哲永老師,已在2007年將該書文本進行修正、新註,並收錄於自印之《讀冊識臺灣》乙書中,相信這項重要工程,對於後學之啓發,必有更進一步的助益。

王石鵬在《臺灣三字經》自序道:「時久事繁,以予管見,凡書籍有關於臺灣者計有三百餘種,層出不窮,難以全閱。予用是竊有憾焉,思欲輯為一書,而未得其暇。庚子春杪,適在臺北師範學校,接家電促歸,遂丁父艱。居鄉讀禮餘閒,爰不揣固陋,採諸家之雜說及從東文譯出,編成韻語;仿宋王伯厚先生所著之三字經體,因顏曰『臺灣三字經』。」可知大量爬梳臺灣相關典籍、撰寫一本集大成而又淺顯易懂的「臺灣學」書籍,原來就是王氏夙願。

然而臺灣的各種研究與資料,做出有系統的彙整工作,大多是日治之後的事,王氏在日治之後不過五年(1900),便著手撰寫,其資料蒐集之困窘可以想見。例如書中有一大篇幅描述臺灣原住民的生活與文化,然而臺灣原住民及史地研究的重要人物伊能嘉矩,在1900年才與粟野傳之烝合著《臺灣蕃人事情》,而伊能嘉矩的《臺灣志》、《臺灣蕃政志》則分別要遲至1902年、1904年才出版;這些新式人類學家來臺的原住民研究,王氏在撰寫《臺灣三字經》時應該無從得見。時過境遷,一百年過去,臺灣研究的累積成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是以後人重新譯注《臺灣三字經》時,還需在內容上多作訂正。

《臺灣三字經》內容面向多元,王石鵬自述該書的分類:「首敘位置、名稱、治亂、沿革,繼敘蕃部種族、山川、物產及經濟上之事業,莫不略舉其端;雖曰地理,而歷史寓焉。」而實則細分還可分為:首論、位置、幅員、名稱、竊據、治亂、沿革、面積、海岸、地勢、山嶽、河流、湖沼、湧泉、溫泉、岩石、礦業、植物、動物、住民、蕃族、風俗、農產、婚姻、祭葬、住居、產業、農業、林業、牧畜、工業、商業、氣候、都邑、島嶼、結尾 。由於筆者曾經譯注《臺灣三字經》內容,在進行這項工作期間,發現若干須予以修改之處,在此舉例部份以供參考:

(一)「遇商船,肆劫掠;迨報讎,幾就縛」句下,曾有版本譯注荷方長官努依茲之子為「考連斯」,經查證後其子名為Laurens ,此名現代多譯為「羅倫斯」,若考慮音譯,「考連斯」應作「老連斯」才符合Laurens的發音。「考」為「老」字形似之誤。

(二)「滄桑跡,恆變遷;採金讖,豈其然」句下,王氏譯注:「昔荷蘭人有相傳讖語云,臺灣產金太盛之時,必易其主」,然筆者曾在其他文章發現,此讖語為原住民所流傳,可惜截至本文完稿之日,筆者尚找不出是在哪一本書所載。

(三)「又基隆,河流上;生砂金,採取廣」句下,王氏譯注:「基隆河上流之間,砂金最多,大粗坑及紅頭嶼頂亦皆有產金」,然而現代地理學證明,「紅頭嶼」蘭嶼並未產金,王氏所述顯然是蘭嶼島頂呈赤褐色所衍生的傳說。

(四)「古時代,移住民;巫來由,比律賓」句下,王氏云臺灣原住民來自菲律賓等地,屬於馬來族。然而近代的民族學和語言學對原住民的來源已有不同的看法,甚至認為臺灣才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

其他仍有許多值得再三推敲之處,例如王氏對原住民的諸多描述,部份是當時的研究不足而有所謬誤,部份則未將原住民的各族清楚分類敘述;以及許多地名、器物的新舊名之辨,這都是後人在重新修訂《臺灣三字經》時,應該在延伸說明中多下的考證工夫。

在此吾人還需注意到:《臺灣三字經》王氏通篇以韻文寫成,字數和韻腳都成為敘述時的限制,如同戴著手鐐腳銬跳舞,因此勢必會有部份資料無法細說或略過不提,加上百年前學術成果有限,因此造成內容闡述及系統整理或有不足之處。然而王氏在當時就能注意到這些面向,蒐羅資料,獨力為文;尤其關於原住民的部份,他花了比閩、客移民部份更大的篇幅來敘述其文化特色,未有漢民族沙文主義,實屬難能可貴。


再來談《臺灣三字經》的書寫立場。其首四句為:「爾小子,生於斯;地理誌,宜先知」,因此久來王氏被讚譽富有臺灣意識。然而後殖民理論中有「流動認同」之說,指人由於亡國或離鄉等因素,對文化混雜現象有所認識,而造成多重認同現象。有論者因此認為王氏由於強調新學的治學態度,使其國家認同往日本傾斜,《臺灣三字經》是以日本為本位書寫的 。確實,王氏在書中使用了日本紀年、以「支那」稱呼「中國」等,是較為貼近日本立場的書寫。然而論者所舉王氏展現日本本位思維的例子,筆者認為尚有討論的餘地。或曰認為王氏介紹臺灣的古名,特別介紹日本稱臺灣為「高砂國」,以示日本自古便已知道臺灣;提及海寇林道乾、顏思齊、鄭芝龍時,王氏也敘及他們與日本曾有糾結往來;敘述荷人佔臺時,不忘舉出日人亦曾遭荷人劫掠,以拉近其日本與臺灣的距離。論者認為以上事件與日本的互動關係,對整個臺灣歷史而言,其實無關宏旨,微不足道,王氏卻刻意安排日本在此出現,以拉近臺灣與日本的關係。然而筆者認為,這些事情原本就和日本關係密切,並非王氏刻意安排。

例如「日人曾遭荷人劫掠」一節,指的是1626年的濱田彌兵衛事件,雖然是日、荷兩方之事,但發生的舞臺卻是在臺灣,書寫臺灣歷史時提及此事件,並非無關宏旨,筆者手邊的參考書《臺灣史100件大事》 ,濱田彌兵衛事件即佔了其中一件。此事件突顯出臺灣在國際貿易中的商業價值,書寫臺灣史時自是不能不提。另日本稱臺灣「高砂國」、海寇與日人有所關係等,翻閱現今坊間臺灣歷史書籍,也大多記上一筆,證明並非王氏刻意將微不足道的瑣事拉進臺灣史中。

王石鵬究竟對於日人治臺,怎麼看待?在當時的高壓氛圍中,「無地可容人痛哭,有時須忍淚歡呼(葉榮鍾詩) 」,許多臺灣人真正的聲音,是不能公開發表的。我們且看王氏書首的自序:「迨乙未之際,白馬盟成,又遭紅羊劫換」,王氏以這樣簡短的句子交代從清朝到日治的時期,卻透露出他的感觸。「白馬盟成」引用漢高祖劉邦殺白馬定盟約的典故,比喻清朝與日本所訂立的馬關條約。然而接著的卻是「紅羊劫換」,「紅羊劫」是一種歷史讖緯之說,原指值逢丙午、丁未年,國家會遇大的動亂及災禍,後來泛指國難。日軍來臺,王氏以「紅羊劫換」喻之國難,這樣的說法,可見王氏並不是以日本國當作本位的。

雖然如此,王石鵬仍是一個能屈能伸的文人,並未反抗日本到底。他返臺後不久,便知曉日語的重要性,立即參加國語傳習所,而後進入臺北師範學校就讀,立志任教,而《臺灣三字經》就是在這段期間完成的。從這樣的動機和背景看來,王氏著《臺灣三字經》是為了撰寫一本在當時的政治體制下,可以廣為流傳、教授的童蒙教科書;而非違反體制,只能在地下小眾流傳的反抗文學。因此,他當時雖然未能完全認同日本,卻也配合了日本的規範,用了日本的年號、日本的稱謂來書寫,在文本中也幾度把臺灣與日本連結、敘述日本新建設的豐功偉業等。因此使得從王氏詩文來解讀其國族認同,確實呈現相當曖昧的態度。

《臺灣三字經》流行百年,歷久不衰,自有它獨特的魅力與意識型態。可惜百年以來,少有學者細心去作校勘工作,並以格律去再三推敲其韻腳字,以致版本不一,用字錯謬,甚至王氏在1904年的初版本都有未能校對檢出的錯誤。本文不避繁雜,將三個常見版本的錯字一一挑出,作為後人重編《臺灣三字經》時的參考。

文本校對無誤,繼而審視內容。王氏著書時年紀尚輕,學識還未登峰造極;加上當時臺灣學的相關研究,累積成果不如今日;再考慮整篇文本皆是以固定字數成句、必須符合押韻格律的韻文寫成,不像散文可自由抒發闡揚,因此必然有遺珠或含糊之處。由於以上三個因素,《臺灣三字經》提及的面向涵蓋甚眾,卻尚不能稱面面俱到;雖然有分類闡述,然而系統條理仍未臻完美;由於新的研究成果出現,或者書中所載人事地物時過境遷,使得內容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正確;然而作為一本「臺灣學入門」的童蒙教材,無疑是不可動搖的經典。若後人新編《臺灣三字經》時能重新考訂內容,則此書當能繼續流傳,豈只再傳百年!

《臺灣三字經》背後蘊含的國族認同相當微妙,富臺灣意識者著眼它「爾小子,生於斯;地理誌,宜先知」----如同「汝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之精神;日本政府卻也中意它配合日本政策,宣揚日人來臺建設成物產豐美的寶島;於是造成富臺灣意識者讚揚它,日本官方也默認它的現象。究其原因,乃王氏是極識時務的文人,避亂返臺後立即學習日語,立志投身教育。然而在當時的情況下,《臺灣三字經》字裡行間微微透露出並不認同日本,卻又配合日本國策的矛盾情緒。吾人不妨這樣看:《臺灣三字經》是王氏自幼以來,熱衷研究臺灣學、亟欲從事教育這兩大志願之合成,然而在日本統治下,為求教材廣為流傳,只得配合日方規範寫成;然而綜覽全書,亦未曾對日本有過份歌功頌德之言。至於王氏日後所著詩文,有明顯往日本靠攏者,其時王氏的國族認同或許已經流動了。

----------------------------------------------

《臺灣三字經》自序

臺灣鯤洋一彎島也,昔呼大彎;因其周圍近水,故以臺灣名之。或曰:荷蘭人築城如臺在於安平鯤身沙線,沙環水曲成灣,因名臺灣。要之,不離海島之稱者近是。山則崔巍萬疊,田則膏腴萬頃;舟楫可達,林木鬱蒼,西洋人嘗以浩愈磨沙稱之[1]。東望日本、琉球,南屬呂宋、非利賓諸島,西對福建、廣東,皆隔一衣帶水,曾無藩籬之蔽;此不可不知之勢也。
第臺灣自古無專書可考,「隋書」所載曰大琉球,唐、宋以還乃有毘舍耶之稱。毘舍耶者,印度梵語也。毘者,謂地宜稻穀之意;舍耶,即莊嚴也。然皆以海外置之,不通音問。至明中葉,始知有臺灣。未幾,而島夷、海寇相繼竊據。清初收入版圖,三百年來,遂成富庶樂郊。迨乙未之際,白馬盟成,又遭紅羊劫換。時久事繁,以予管見,凡書籍有關於臺灣者計有三百餘種,層出不窮,難以全閱。予用是竊有憾焉,思欲輯為一書,而未得其暇。庚子春杪,適在臺北師範學校,接家電促歸,遂丁父艱。居鄉讀禮餘閒,爰不揣固陋,採諸家之雜說及從東文譯出,編成韻語;倣宋王伯厚先生所著之三字經體,因顏曰「臺灣三字經」。首序位置、名稱、治亂、沿革,繼敘番部種族、山川、物產及經濟上之事業,莫不略舉其端;雖曰地理,而歷史寓焉。

夫一物不知,儒者之恥,西人五尺童子,皆能明五洲萬國之俗、太陽地球之位;吾人生斯、長斯而不知斯地之事事物物,亦可羞乎!古者,周禮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用知地域之數,辨其山林、川澤、邱陵、墳衍、原濕之名物,辨其邦國、都鄙之數,故有土會、土宜、土均、土圭之法;而大司馬之職,又有職方氏、訓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形方氏,無非為地理計者。是地學烏可忽乎哉!大丈夫桑孤篷矢,志在四方,行將馳驅萬里,遊歷五洲;倘不知山川形勢,難免迷途入坎之虞。昔普魯斯之將蹶法國也,普兵皆藏有法國地圖,故履法境如入釣遊之鄉,其獲益固不待言矣。茲予之作此三字經者,蓋欲為本島童蒙示其捷徑,且便於口頭熟讀故也。或謂臺灣特其小焉耳,區區地學何足以廣其見聞;然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前程遠大,不得不先於此開其端也已。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端午後三日,王石鵬箴盤自序於新竹了庵。

說明

首先讓大家認識本書綱要。


  「序」是置於書籍正文前的文章,用以概說或評述作品內容。作者寫的序稱為「自序」,請託他人作的序叫做「他序」。相較於〈臺灣三字經序〉,高中課本所收錄的〈臺灣通史序〉(一九二○年出版)更具知名度。不過,《臺灣通史》除了作者連橫先生的自序,也放入了臺灣總督的他序與題辭,有點攏絡統治者的意思,目的是避免受到「文字獄」的刁難。


  《臺灣三字經》成書於一九○○年,為日治時期的第五年。由於在日本政府統治之下並無科舉制度,年輕的王石鵬只好改變讀書方向,勤學日語,吸收西方的哲學知識,視野大開,二十四歲時便寫就了《臺灣三字經》。王石鵬在自序中提到:本書「雖曰地理,而歷史寓焉」。

解釋:「臺灣人寫臺灣史容易流露民族情感,引起日本人的注意,寫地理誌就較為單純、安全。作者這樣的說法也是為了避免『文字獄』。」


  臺灣位於亞洲太平洋西岸花彩列嶼的中段,從海上遠望有如浮游於海上的「鯤」--古代傳說中的大魚。雖然四週與許多國家隔海相鄰,卻互不往來。一直到明朝中葉,由於政府實行海禁政策,顏思齊、鄭芝龍等海盜集團便將臺灣作為「國際貿易」的根據地,並率領一批漢人移居此地。不久,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的船隊分別從南、北部登陸,佔領臺灣為殖民地。


  此時中國正值改朝換代之際,在南方仍有明朝遺民在進行「反清復明」的運動。原本參與起兵的鄭芝龍中途變節降清,但其子「國姓爺」鄭成功不忘亡國、喪母之痛,拒絕朝廷招降,連敗清軍,威震閩南。後因戰事失利,計畫退取臺灣作為反清基地。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軍在今臺南鹿耳門一帶登陸,擊潰荷蘭軍隊,次年收復臺灣。他不但被視為民族英雄,也被尊奉為「開臺聖王」--因為此後中國沿海地區的漢人便陸續移民臺灣。


  鄭成功收復臺灣數月後(一六六二年)旋病逝。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清廷出兵討伐明鄭政權,鄭成功之孫鄭克塽投降。清廷用施琅之議,將臺灣收為版圖,設臺廈道,下轄一府三縣。晚清時期,欽差大臣沈葆禎來臺籌辦國防事務時,曾作一幅聯語描寫鄭成功:「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表達讚美崇敬之意。


  臺灣在清廷治理之下,三百年來逐漸發展成「富庶樂郊」。到了一八九五年,滿清政府於甲午之役戰敗,遂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其中一項協定就是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王石鵬稱此事件為「紅羊劫」。當臺灣人得知這項決定時,並不願意接受。一群臺灣官員與士紳便撰寫了「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並譯成外文送至各國駐臺領事館,期望成為民主體制的「臺灣民主國」能得到歐美等民主國家的同情與援助,避免再度走上異族統治的命運。不過這個共和政體曇花一現,日軍也陸續平定臺灣各地的反抗事件。


  日本根據《馬關條約》入主臺灣後,以「撫綏」、「同化」、「皇民化」等步驟讓臺灣人順從其統治,進而效忠殖民政府,甚至願意擔任「義勇軍」。臺灣人雖然從小接受日本教育,語言、文化都被同化,但是在他們身後,墓碑上仍然刻著「堂號」,表示自己宗族的發源地來自中國。這篇自序文末所簽署的年號,使用的也是清朝的紀年,可看出王石鵬仍秉持「遺少精神」。


  你們清明掃墓時可以看一下祖先的堂號,推算自己是來臺後的第幾代。如果祖先是跟隨鄭成功來臺灣的,大約是第十八、十九代;如果是民國三十八年隨國軍來臺的,可能是第三或第四代。

請小朋友回家後不妨問問長輩關於自己家族的歷史。「有些事情現在回頭看也許會覺得狼狽不堪,但是當你聽到時請不要感到『不屑』,而是要想『能夠這樣活下來真不簡單』。」


  接下來,王石鵬談到寫作本書的動機。「人爲什麼要寫作?」我們可以以古人所說的「三不朽」作註解:「立德、立言、立功這三件事可以受到後人的懷念和敬仰。所謂『虎死留皮,人死留名』也是同樣的意思。」王石鵬說,吾人生於斯,長於斯,卻不了解這片土地上的事事物物,不是很可恥嗎?所以他蒐集多種文獻,採擷各家說法,編為一輯;概說臺灣之位置、名稱、治亂、沿革、原住民、山川、物產等等。為了便於兒童誦讀,遂仿照《三字經》的韻文體裁來撰寫,故定名為《臺灣三字經》。


  王石鵬讀過不少譯自西方的日文書籍,因此除了引用中國傳統典故,還以近代西方文明舉例:「西人五尺之童,皆能明五洲萬國之俗、太陽地球之位。」以及十九世紀普法戰爭時,「普兵皆藏有法國地圖,故履法境如入釣遊之鄉。」說明認識地理在軍事國防上的重要。


  從前日本人若虜獲漂流在沿海的西方船員,就會找幾位優秀人才跟著這位落難水手學習,吸收西方科學的知識與技術。中國政府則閉關自守,等到西洋艦隊攻打過來時,只想著要買進西方的大炮與船隻來抵抗,而忽略了基礎科學、技術研發與戰術演練等過程,最後還是以失敗收場。


  現代人在使用新的生活產品時,也常常來不及發展相關的規則禮儀,例如隨身聽、手機的使用,機車、汽車的駕駛都有許多問題。汽車、駕照很容易就到手了,但是卻沒有培養好的『開車文化』,所以不懂得禮讓行人、珍惜人命。


  王石鵬說,也許有人認為臺灣只是一個小島,其地理學並沒有增廣見聞的價值。可是,《禮記.中庸》曰:「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遠大的路程一定要從腳下的第一步展開。所以,他希望以《臺灣三字經》作為臺灣地理書的開端,提供島內兒童一條了解臺灣的捷徑。這本書也是王石鵬的傳世之作。


  這篇〈臺灣三字經自序〉並非韻文格式,生難字也較多,小朋友誦讀時自動把速度放慢,不像唸《三字經》、《弟子規》那般急躁。不過,還是有人把常見的「遂」看成「逐」,「庶」當成「蔗」,「矣」讀成「唉」。

文章部份引用於http://www.sshcf.org.tw/school_view.php?id=2018

及http://zh.wikisource.org/zh/%E8%87%BA%E7%81%A3%E4%B8%89%E5%AD%97%E7%B6%93#.

--------------------------------------------------------------------

1
《三字經》在台灣與《台灣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是大眾琅琅上口的名句,源出中國
著名童蒙教育讀本《三字經》。這本書是北宋儒者王伯康所作,千百年流行於廣
大華人區,是學習漢文的入門書。
清朝政府統治下的台灣,民眾不管是上私塾或是請先生來家中教讀,《三字
經》都是必備的教材。只不過,《三字經》在流傳的過程中,出現不少的增補本,
明治32年(1899)5月18日的《台灣日日新報》上即說:

《三字經》者,宋儒王伯康所纂輯也,經中所記遼金元明及清國事,
皆時人之所增補。台島自隸屬帝國,坊間所刻《三字經》內,增改十
四句曰:二十主、至永明、北兵至、明祚斷、鄭森起、延殘喘、清順
治、都北燕、至光緒、九世傳、皇軍征、刻疆域、舉台灣、入版圖。
其書流傳入廈門,有好事者再改末四句,曰:日人亂、通權奸、李相
國、賣台灣,是亦不妨述之,以博一笑也。1


這則報導,告訴我們四個訊息:一、原來王伯康寫的《三字經》只寫到宋朝,即
王伯康生存年代,所以說王伯康的著作權僅限於此。二、王伯康之後流傳的的《三
字經》,歷代皆出現因應時代的增補本。三、不同政權下的民眾,有不一樣的增
訂內容版《三字經》。四、日本領台後,台灣不久即流行承認日軍流治的《三字
經》。
大概是對流行新版《三字經》的內容不滿,新竹士紳王石鵬在明治 33年仿
《三字經》體例,創作台灣版的三字經《台灣三字經》。王石鵬字箴盤,號了庵,
生於光緒三年(1877),新竹人。他的師傅是新竹名人鄭家珍,其文采與謝介石
齊名,人稱「新竹二石」2
。日本領台後,他曾土在新竹招集同好,成立「孔孟
會」3
,推揚儒家。他在《台灣三字經》中說:

清初收入版圖,三百年來,遂成富庶樂郊。迨乙未之際,白馬盟
成,又遭紅羊劫換。時久事繁,以予管見,凡書籍有關於臺灣者計有
三百餘種,層出不窮,難以全閱。予用是竊有慽焉,思欲輯為一書,
而未得其暇。庚子春抄,適在臺北師範學校,接家電促歸,遂丁父艱。
居鄉讀禮餘閒,爰不揣固陋,採諸家之雜說及從東文譯出,編成韻語;
倣宋王伯厚先生所著之三字經禮,因顏曰「臺灣三字經」。首序位置、
名稱、治亂、沿革,繼叙番部種族、山川、物產及經濟上之事業,莫
1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32年5 月18日<好事改書>。 2
國家圖書館編印《台灣歷史人物小傳:日據時期》頁 25,2002年 12月。 3
王石鵬《台灣三字經》頁 33,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996年9 月複印台銀本。 2
不略舉其端;雖曰地理,而歷史寓焉。
夫一物不知,儒者之恥,西人五尺童子,皆能明五洲萬國之俗、
太陽地球之位;吾人生斯、長斯而不知斯之事事物物,亦可羞乎!古
者,周禮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用知地域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
陵、墳衍、原濕之名物,辨其邦國、都鄙之數,故有土會、土宣、土
均、土圭之法;而大司馬之職,又有職方氏、訓方氏、土方氏、懷方
氏、合方氏、形方氏,無非為地理計者。是地學烏可忽乎哉!大丈夫
桑孤篷矢,志在四方,行將馳驅萬里,遊歷五洲;倘不知山川形勢,
難免迷途入坎之虞。昔普魯斯之將蹶法國也,普兵皆藏有法國地圖,
故履法境如入釣遊之鄉,其獲益固不待言矣。茲予之作此三字經者,
蓋欲為本鳥童蒙示其捷徑,且便於口頭熟讀故也。或謂臺灣特其小焉
耳,區區地學何足以廣其見聞;然行遠自運、登高自卑,前程遠大,
不得不先於此開其端也已。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端午後三日,王石鵬箴盤自序於新竹了庵4


王石鵬的《台灣三字經》寓歷史於地理中,有其史觀、立場,對西方文化亦具好
感,可見他是儒者與時俱進的人物。從某種方面上來說,《台灣三字經》也是台
灣人著作的第一本台灣史。
當時,《台灣三字經》一出版,即引起轟動,大家爭購,《台灣日日新報》
明治38年11 月 9 日即報導其銷售盛況:

爭購讀本
新竹所有書房義塾,向來皆循舊例以四書五經,為訓 讀本,然義理
深奧,殊不適於兒童應用,且教師中鮮有善為之需解者,即有之,而
兒童見聞尚淺,語以道德性命之學,三皇五帝之事,彼實不知為何物,
只覺談之津津談之昧昧而已,去春王箴盤所著臺灣三字經,地理歷史,
頗能包括無遺,足以為初學之捷徑,一時各教師多有購買,以為教料
之一助,然其價頗高,生徒之貧者, 不易讀,未免有不值普及之患,
此次政府所定教科書,漢文讀本,明白易曉,由淺入深,故合於兒童
學習程度,且所定價各又廉。一二三冊,不過 拾餘 。近日樹林頭
公學校長小由六郎君,招集管內書房義塾之教師,親為商誘,並出漢
文讀本,付諸教師共覽,且曰此一二三冊,頁數雖無多,在書房 教
授,不一二月間,便可以畢,若在公學校,則須至一年除,蓋書房僅
使兒童熟讀,學校必使兒童能記能書能作,以期適於應用而後已,故
有一課之文字,常教至一禮拜之久,而不以為遲,諸教師聞之,欣欣
稱善,歸而告其生徒,諸生徒喜其價廉,各願購置一冊,聞各處教師,
4
同前註,頁1-2。 3
已相續 託之該處校長代為定購云。5


王石鵬大概沒想到他的書會是暢銷書,也成為日本政府漢文教育的競爭對
手。更有趣的是,近幾年的國家考試,《台灣三字經》更成為試題,我想王石鵬
地下有知,必定哭笑不得!


5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38年11 月9日<爭購讀本>。


劉如:《三字經》讀書筆談(一)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27日, 2018
《三字經》開篇僅用18個字,就將儒家幾千年的各種經典著作的最終目的,道破了天機。(大紀元資料圖片)
【大紀元2018年02月28日訊】 
《三字經》高居「經」書的地位
《三字經》是我國著名的儒家經典之一,最早是宋朝私塾教本,相當於現在的小學教科書,由宋朝大儒王應麟先生所寫。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將儒學的根本內涵和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濃縮在此,如同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被古人推崇為「經」書。經,是不變的道理。是古人認為值得所有人遵從和學習的典範。
有位大陸文學系的大學生因好奇翻看,不曾想欲罷不能,驚呼博大精深,相識恨晚,連連嘆道:如果我國古代的小學生,思想深度和學識的廣度能達到這種程度,起點實在是太高了。他深受震撼,後悔知道太晚,空度青春歲月,決心研讀國學。
我國古代經典著作眾多,《三字經》可說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有學者把它比喻為通俗的《論語》(四書五經中的第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首要儒家經典)文詞精簡,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能迅速啟迪心智,將人導向正途,讓人胸懷大志。背誦三字經,等於開啟傳統國學大門,懂得幾千年的歷史,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所以《三字經》廣為流傳、歷久不衰,一直以來都是兒童啟蒙教育的首選教本。
為讓今天的孩子重新受教於正統的文化,也為糾正被長期歪曲和誤導的關於儒學的說法,讓我們這些遺忘了傳統國學的大人,也能快速、簡便地領悟儒學的最根本的要點,受益於祖先的智慧,從這一期開始,讓我們一起時光倒流,回到傳統的私塾,以輕鬆自在的心情,邊讀邊領悟當初的大儒,是以何種心情來教育我們的孩子,目的何在,對我們的人生有何影響,為何儒家的教育,如此看重做人,如此看重做學問,這個學問到底指的是什麼?讀書為的是個人的功名和做官嗎?看完這本三字經,一切都會明白了。也就知道現代教育諸多令人頭疼的問題,都是源自德育與智育的本末倒置。
下面就讓我們邊讀邊談吧。估計讀著讀著,大家都會感嘆,原來儒家講的都是我們的生活啊,都是我們最需要的呢,一點也不難,如果早就了解,也不至於碰到各種糾紛不懂如何解決,也不至於擁有一身才智卻鬱悶受挫,人生找不到方向了。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字詞解釋】
(1) 之:的。(2) 初:初生,剛開始的時候。(3) 性:本性,天性。(4) 本:本來。
(5) 善:善良、好的。(6) 相:相當。(7) 近:接近。(8) 習:學習、指後天受到的影響。
(9) 遠:差別大。(10) 苟:如果。(11) 教:教導。(12) 乃:就會。(13) 遷:改變。
(14) 道:方法。(15) 貴:注重。(16) 專:專心。
【譯文參考】
人剛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這時候善良的本性,大致都很相近,沒有多大的差別。等到長大以後,因各人的環境不同,所學習的也不同;在好的環境人就會變好,在不好的環境人就容易學壞,於是性情開始有了差別。假如在這個時候,不給他適當的教導,學了種種不良的習慣,他原本善良的本性,就會漸漸變壞;而教導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專心一致,不可邊做邊停,才能使他有完整的學習。
【讀書筆談】
《三字經》開篇僅僅用了短短的18個字,就將儒家幾千年的各種經典著作的最終目的,道破了天機。
「人之初,性本善。」六個字,道明了儒家對人性本善的認識,接著以「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12個字開宗明義,把儒家教育的根本目的說得明明白白:教育之本,就是要守住和維護人善良的本性始終不變。
因為人性雖然在剛生下來時,是善良的,人人相近(性相近),但是,由於成長的環境不同,遇到的人和事不同,接觸的東西和受到的影響就千差萬別了,甚至差的很遠(習相遠)。所以如果不接受教育(苟不教),就會在後天的影響下,漸漸使人迷失本性,甚至走向邪惡而不自知(性乃遷)。
當然最後六個字,講的是教育要持之以恆,不可半途而廢,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下一課自然轉到實際的例子——孟母三遷的育兒典故。
【故事天地】 周處除三害
晉朝時,義興有個年輕人叫周處,從小爹娘都死了,因此無人管教,他雖然天生有豪俠氣度,但常仗著一身蠻力在鄉里間打架鬧事,無惡不作,村裡人見了他就像碰到毒蛇猛獸般,總是躲得遠遠的。
這一天,他正在街上閒逛,看到一群人正在談論著什麼,他連忙走過去看熱鬧,大伙們都不做聲的走開了。周處覺得很奇怪,便抓住一個老人問道:「你們在說什麼?」老人很害怕,只好如實地說:「我們這裡出了三害,其一是南山的山裡有一隻吃人的老虎;其二是長橋下的河裡有一條蛟龍;它們害死了很多人……」老人的話還沒有說完,周處便大聲說道:「老虎、蛟龍有什麼可怕的,讓我來消滅它們。」說完,就轉身跑了……
話說周處跑到南山上,尋找那隻吃人的老虎。這一天,他終於找到了那隻老虎,當那隻老虎向他撲來時,他就勢一閃,騎到老虎的背上,揮起拳頭,狠狠的擊打老虎的頭,把老虎打死了。接著他又跑到長橋下,跳進河裡去殺蛟龍。周處在水裡與蛟龍打殺了三天三夜,最後終於殺死了蛟龍。
村裡的人們見周處還沒有回來,以為他被老虎或蛟龍吃掉了,高興地敲鑼打鼓,慶祝了起來。沒想到周處興高彩烈地回來了,聽到百姓們說除掉了三害,正高興地慶祝,才明白自己也是三害之一。
周處感到很慚愧,很內疚。由於自己平時胡作非為,使得百姓們把自己也當成了一害。因此,他下定決心改過,重新做人。後來,他拜了陸雲為師,努力讀書,終於做了大官,為百姓做了很多善事。
看來人從小本性都是善良的,周處不過是因父母早亡,無人啟發引導,所以被後天不好的事物污染蒙蔽才變壞的,一旦醒悟,還是會做好人的,可見早期做人教育的重要,一個人光有本事才華還不行,就如一把刀,不同的人用就會得出不同的善惡結果。一個大夫如果心術不正,甚至用手術刀來殺人,非常可怕。
還想到一點,也有人不懂尊重別人,因為有才華,或者受過高等教育而自視高人一等,待人傲慢,自命不凡,低等工作不肯做,領導也受不了,結果人人避之不及,都是不懂尊重別人的結果,鬧得一身才華得不到認可!這一點也要注意的。


三字經
【原文】
炎宋興,受周禪,十八傳,南北混。 
十七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
【字詞義解釋】
(1)炎宋:指宋朝,炎是火的意思。宋朝人認為宋太祖因為具有五行中的火德而得天下,所以稱為炎宋。
(2)興:興盛、興起。
(3)受:接受。
(4)周:指的是後周。
(5)禪:古代天子巡守四岳,則有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因此把傳帝位給賢者稱為禪。這裡指的是宋太祖接受周恭帝的禪讓。
(6)十八傳:指宋朝總共傳了十八位皇帝。
(7)混:混亂。南北混指的是北方的遼、金、元等時常攻打中原,局勢混亂。
(8)十七史:十七部史書。指史記、前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宋書、齊書、梁書、陳書、北魏書、北齊書、北周書、隋書、南史、北史、唐書、五代史等。
(9)茲:此、這裡。
(10)載:記錄。
(11)治:太平盛世。
(12)亂:天下不安,亂世。
(13)興衰:興盛和衰亡。
【譯文參考】
趙匡胤接受後周禪讓的帝位,建立宋朝,建都汴京,傳了十八位皇帝後被元朝所滅。欽宗(九世)的時候,金人來攻汴京,把徽宗和欽宗都擄了去。宋高宗遷都杭州,此後稱為南宋,高宗之前的稱為北宋。宋朝時期,遼國、金國與元都入侵中原而形成南北混亂的局勢。
古往今來所發生的歷史,上自三皇五帝下至五代(宋朝之前),歷朝歷代發生的史事都在十七部史書中包括君之聖愚,臣之賢奸,人之善惡,各世代的太平與動亂,全在史書裡詳細記載。讀了它我們就可以明白國家興盛與衰亡的原因,從而得到寶貴的智慧與教訓。
【讀書筆談】
宋朝的歷史,十分的悲壯,帝王作為不大,但卻演繹了一場楊家將、范仲淹、岳飛和文天祥的千古忠魂和浩然正氣。楊家將的傳奇,岳飛的神武和「精忠報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捨身成仁,慷慨就義,寫就了中國歷史上武將文臣中最能激勵人的忠義無私的民族精神。他們的故事被後人千古傳頌,融進了整個中華民族的血脈裡,只要聽到他們的故事,誰人不肅然起敬,不升起仰慕嚮往之心,從而立下男兒的雄心壯志呢?
今天的孩子們如果讀到這樣的故事,必能懂得何為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君子之風,就會胸懷正氣,從小立志。就不會沉迷電子遊戲,也不會胸無大志,斤斤計較,只剩下狹隘的兒女私情和對名利的執著。對比他們,人人皆會感到羞愧。
由於《三字經》是宋代所寫,所以歷史到了宋,就出現了一個總結。 也在這最後部分,講歷史的最後,終於告訴大家讀歷史的目的,就是要從歷史的治亂興衰中得到人生的啟悟,學會做人重德的道理。這個朝代最該學習的就是這些英雄人物的一身正氣和高尚的節操。這才是曾經受到過全世界敬仰的中華民族的傳統人格。
【故事天地】 宋史簡介
宋太祖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將領,他奉命率軍北上抵禦契丹,行至陳橋驛時,將士拿出事先準備的黃袍,擁立他為皇帝。因此年幼的後周恭帝讓位給他,宋太祖封後周恭帝為鄭王。次年,太祖準備了豐盛的筵席宴請重要將領,酒酣之間,太祖勸告他們到地方買好田,建華宅,多置產業,安享清福。次日眾將領皆稱病辭官。這就是著名的「陳橋兵變」與「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北宋初期主要的外患是北方的遼國與西北的西夏。太宗時遼國入侵,名將楊業在雁門關以數千兵力破遼的十萬大軍,開啟歷史上「楊家將」的動人事跡。北宋第一名將楊延昭(六郎)為楊業之子,楊業率軍北伐時,延昭任先鋒與契丹激戰。廝殺中,延昭被亂箭射穿手臂,仍威風凜凜,率眾大敗契丹軍。
真宗時,遼軍在蕭太后的親自督軍下進攻遂城,楊延昭以冰城奇計挽救城破之危。數年後,蕭太后又率數十萬大軍南下,並趁虛繞道直抵澶州,宰相寇准深信延昭等將士之能,力主真宗親征,宋軍大振,遼國求和。宋遼訂立「澶淵之盟」。
仁宗時西夏屢攻宋朝,當時有韓琦與范仲淹固守邊疆,范仲淹看到西夏物資匱乏,而宋朝兵弱,因此提出以守代攻的策略,最後西夏稱臣求和。范仲淹並且曾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
宋朝人畢升所發明的活字印刷是改變世界的重大發明。《夢溪筆談》是沈括所寫,記載了包括古代的數學、天文、醫學、社會學與奇聞異事等包羅萬象的內容,其中就記載了畢升發明活字印刷這件事。
神宗時名相司馬光非常喜歡讀史書,但是考慮史書過多,難以盡讀,於是費十年之力編寫了《資治通鑒》,以編年的方式記錄重要史實。
金滅遼,並於欽宗時攻陷宋朝首都汴京,擄走了徽、欽二帝,史稱「靖康之禍」。北宋終結。高宗即位,建都臨安,南宋開始。名震古今的「精忠報國」岳飛就是此時之人。
岳飛,喜讀《左傳》,武藝超群,有智謀,是難見的文武雙全之人。他能以寡勝眾,曾領兵八百大破五十萬盜賊;在朱仙鎮以五百騎親兵,大破兀朮率領的十萬金兵。郾城之戰兀朮派出一萬五千名所向無敵的「拐子馬」軍隊,眾將領都感到畏懼,岳飛從容的命士兵以刀入陣砍馬足,而大破金兵,「拐子馬」從此就廢了。在岳飛即將攻入汴京,迎回徽、欽二帝時,可惜秦檜力主和議,於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誣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
南宋末年,蒙古興起,忽必烈雄才大略,滅了宋朝建立元朝。時宋相文天祥寧死不屈,在獄中寫下著名的《正氣歌》,忽必烈招撫不成。文天祥就義之後,人們在他的腰帶找到紙條寫著:「孔曰成仁,孟云取義,從今而後,庶幾無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