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農耕文化節/湖北/湖南/山西高平神農炎帝/2016山西高平農耕文化節暨炎帝神農祭祠大典/山西高平海峽兩岸炎帝農耕文化節/山西高平神農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會的主題是:“傳承神農炎帝文化、增進中華民族認同”/台灣的青雲宮是祭祀炎帝神農氏的聖地,台灣地區將神農炎帝作為主神奉祀的廟宇達254座,配祀的更是達到500座之餘,台灣神農炎帝信眾有500萬左右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ytW7ad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黃帝炎帝蚩尤


山西傳發現黃帝爭戰蚩尤用兵符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2016-03-02 19:14 中央社 香港2日電 

陸媒報導,中國大陸山西省高平市羊頭山戰國百里石壘古長城遺址中發現的石片,傳出可能就是古代炎帝和黃帝爭戰蚩尤時的兵符。 圖/擷自新浪網
分享
陸媒報導,中國大陸山西省高平市羊頭山戰國百里石壘古長城遺址中發現的石片,傳出可能就是古代炎帝和黃帝爭戰蚩尤時的兵符。 圖/擷自新浪網
分享
陸媒報導,中國大陸山西省高平市羊頭山戰國百里石壘古長城遺址中發現的石片,傳出可能就是古代炎帝和黃帝爭戰蚩尤時的兵符。

新浪網今天報導,高平市長平之戰研究會副會長李俊傑與研究會會員於2011年11月5日前往羊頭山考察戰國百里石壘古長城遺址時,無意間發現一塊形狀特別的石片。

這塊石片四邊都有人工打磨過的痕跡,而且石刃非常鋒利;石片兩面都有數十條紋飾,一面條形紋飾多,並有20個大小不等、深淺不一的「星星圓點」,另一面只有條形紋飾卻無星點。

李俊傑當年曾就這塊石片諮詢晉城市旅遊文物局文物科科長張建軍,對方認為,石片名為「石鉞」,距今約7000至5000年,是原始社會高等級將領使用的指揮兵器和王權的象徵。

報導提到,在發現石鉞後的4年中,李俊傑與學者不斷研究,今年春節,他們總結認為,石鉞上的「條紋」、「圓點」和「形制」與眾不同,疑似為一塊炎帝與黃帝征戰蚩尤時的兵符。

根據資料顯示,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黃帝(西元前2717年至2599年)則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

---------------------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千古英雄人物】堯舜禹(1) 洪水滔天伏羲創世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29日, 2016
南宋畫家馬麟所畫的伏羲坐像,現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中國,古稱神州,人們所說神的故鄉。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伏羲畫八卦」、「神農嚐百草」、「倉頡造字」,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清晰的歷史畫卷,創世主系統有序地創世、造人,奠定人類生存、生活的環境,傳給人文化,教化人類,規範人的道德行為。在此基礎上,創世主安排神佛下世,傳法度人,教導人修煉,為人類奠定修煉文化,使人返本歸真,回歸天國。
古老的記載,創世主開創了人類所在的三界。在久遠年代以前,盤古奉創世主之命,創造了包括銀河系等諸多星系在內的我們這個小宇宙。
接下來,一些神開始仿造自己的形象在我們這個星球上造人。有記載說,女媧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聖經也有記載,上帝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不同的文化中都提到不同的神創造了不同種類的人,同時又為了繁榮這個世界,創造了天地萬物。
剛造出來的自然界,桀驁不馴,風疾雷厲。雨如何下、雪怎麼飛等等,經過神多少年代的調理,逐漸為人馴服了自然界,給人類奠定生存、生活的環境。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人類始能安居樂業。
剛造出的人,像初生的嬰兒,甚麼都不懂,沒有對自然環境的認知,沒有應對自然、社會的能力。這一時期,神直接看護人類,給人類奠定生存、生活的環境,培養人的生存能力,逐漸豐富人的思想內涵,走向自立。
有巢氏教人構木為巢,遮擋風雨,以避群害。
燧人氏「鑽燧取火」,結束了人類靠天取火的歷史。古希臘神話中有普羅米修斯偷盜天火給人類的類似記載。伏羲氏,有大神力,他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畫八卦,為人類留下了與神溝通的工具。也就是說,八卦從一開始就具備了溝通天地自然的奇妙神通。
伏羲時期,發生了毀滅性的大洪水,據楚帛書記載,洪水過後一片混沌,於是伏羲等進行創世,歸正天地四時和日月星辰的運行,調和陰陽。
到了神農氏時期,隨著人類的繁衍,對食物的需求量增大,他始教人們耕種,興五穀,製造耜耒,開創了農耕時代,被後世尊為五穀神。他以赭鞭鞭草木,嚐百草,始有醫藥,因此又被尊為藥王。神農開創了交易市場,互通有無,開創了商業貿易的先河。
遼佚名作《神農氏採藥圖》。(公有領域)
時光進入黃帝時代,拉開了輝煌的五千年歷史序幕。
黃帝平定天下,統一並融合華夏各部落,成為天下共主。這是中華民族各部落、各氏族第一次統一聯盟,開啟了文治武功的時代,體現了「兵征天下,王者治國」的道理。黃帝設百官、制典章,創建人類社會架構,作衣裳、造舟車、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醫學、創建曆法、蠶桑等等,開創了輝煌的人類文明。黃帝修道,最後得道乘龍昇天,奠定了通過修煉得道成神的修煉文化。
他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
「倉頡造字」是人類文明史上的輝煌事件。有記載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生而能書,又受河圖洛書,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淮南子‧本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漢字是象形文字,是表象的,字音字形對應天象,能溝通天、地、人、神信息。迄今出土的甲骨文共約五千多字,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刻在龜甲、獸骨、銅器、陶器、玉石上的大量文字多是祭祀、占卜的記錄,因為那時的文字是記錄天象、祭神、敬神用的。也就是說在周朝以前文字是用來記載「神」事,而不記「人」事的
顓頊時期,發生了「絕天地通」事件,就是斷絕了人和神的直接聯繫,從此人逐漸遠離了神。
堯帝時期發生了一次世界性的大洪水,只有少數人活下來。在創世主的安排下,堯、舜、禹這三位聖君,承前啟後,開創了神州大舞台。他們是大洪水後新的文明的開拓者,新世界的創造者。
秦始皇一統天下,最終完善了神州這個大舞台。書同文,車同軌,創千年文化之體制,奠定了中華千古政體之格局。漢武帝罷黜百家,正本清源,奠定外儒內道、天人合一的文化正統,在繼承秦朝體制基礎上,為後世直至清朝建立了一套穩定的政體架構。
中國歷史上朝起朝落,上演著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歷史大戲,展現著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述說著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禹定九州湯受業,秦吞六國漢登基。中原逐鹿,英雄輩出,一個朝代結束了,又拉開了一個新朝代的序幕,不斷奠定並演繹著以道德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內涵。
五千年神傳文化的過程,是神錘煉、成就人類的過程,是造就人類思維結構的偉大工程。每個朝代都帶來不同天國眾生下世結緣的風采,都有自己的文化特點,有自身要做的事情和所需完成的使命。五千年文化積澱博大精深,放射著耀眼的光芒。
中華傳統文化是創世主安排神州歷史上的各個民族共同創造的。
第一章 洪水滔天 伏羲創世
伏羲氏是我們這次文明的始祖。伏羲順應宇宙造化之妙,契合天地自然,法天象地,開創新宇,使天地有別,四時、星辰有序。
《路史》:「伏羲母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尚暨叔姬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輇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孕十有二歲。生於仇夷,長於起城。」
《三皇本紀》:「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李淳風在《 晉書‧五行志》中說:伏羲氏繼天而王,接受上天賜予的河圖,畫出八卦圖。龍馬獻河圖,白龜獻洛書。八卦窮陰陽太極之理,現先天之大道,八卦具備了溝通天地自然的奇妙神通,為人類留下人與神溝通的工具,以便人能得到神的指點和幫助。所說「龍馬」,據《奇門遁甲》:「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龍頭馬身龍鱗,故謂之龍。馬高八尺五寸,長頸骼上,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也。」
南宋畫家馬麟所畫的伏羲坐像,現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公有領域)
伏羲時期天地發生巨變,並伴隨毀滅世界的大洪水,歷時多年,只有崑崙山一帶的人倖存下來。這一時期大概與伏羲兄妹乘葫蘆逃生的傳說,以及亞特蘭蒂斯、姆大陸等毀滅的傳說相吻合,時間距今一萬年左右。
洪水後,天地不分,處於混沌狀態,出現了伏羲創世神跡。楚帛書記載了伏羲創世的過程:上古有大龍,名叫伏羲,生於雷澤,居於淮水。當時天地日夜不分,世界處於混沌朦昧狀態,夢夢墨墨,亡章弼弼。唯有風雨積聚,洪水氾濫。伏羲娶女媧,生四子。這四子為管理四時四方的四神。春為老大叫青干主東方,夏為老二叫朱四單主南方,秋為老三叫翏黃難主西方,冬為老四叫畦墨干主北方。四神開闢治理天地,管理星辰,使天地有別,四時、星辰有序。
在漢代的伏羲和女媧畫像中,有的手持規矩,意即宇宙的創造者;有的手擎日月,意即宇宙的主宰。
初創後的宇宙,再度失衡。「千又百歲,日月倨(允)生。九州不坪,山陵備(侐),四神乃乍(作),至於覆。」於是乃以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黑)木五木之精捍蔽支撐毀壞的大地,加固天蓋。「奠四極」,重整失衡的宇宙。伏羲之後,女媧繼之為天下共主。共工不服,發動叛亂,女媧命祝融征討,共工戰敗,怒觸不周山,山崩,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日月星辰移焉。「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也就是說,天塌地裂,大火延燒,洪水氾濫,飛禽肆虐,走獸橫行。天不能完全覆蓋大地,大地不能完全承載萬物,火災炎炎而不熄,洪水湯湯而不止。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歸正了天地運行秩序,人類得以安居樂業。
伏羲繼天而王,為百王先,號羲皇。建寅孟春,東封泰山,開創了泰山封禪之先河。
歷經數千年後,到堯帝時期,天地再次發生巨變,世界性大洪水幾乎毀滅了人類文明。堯、舜、禹承前啟後,開始了再創世的歷程。#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伏羲坐像〉(國立故宮博物院)

甘肅伏羲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本宮位於嘉義市東南隅神農里,現址為嘉義市和平路八十四號,創建於清朝康熙四十六年六月(公元1707年), 由當時諸羅知縣李庸倡建,名為先農壇,後改為五穀王廟,至今已有303年歷史,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整 座廟宇被盟軍炸毀,所有建物古蹟無一倖存最為憾事。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經由地方紳士倡導籌建,終於民國三十七年重建完竣,並立名為大天宮。

民國六十一年奉神農聖帝諭示,將伏羲及軒轅二位聖帝合祀一宮,以符三皇道統本源歸正,並奉祀神農聖帝 駕前金雞神,在本省廟宇中三皇聖帝集一宮並祀金雞神之皇宮聖廟,唯獨吾嘉義大天宮而已。


又值得一提,本宮於 民國八十五年十月二十八 日奉 神農老祖懿旨,選定蓬萊仙島諸羅大天宮為皇宮清淨地,神農老祖本 靈將渡海過台,暫居本宮 二十四年,因此本省的炎 黃子孫們,若要謁祖,祭拜神農老祖者,歡迎蒞臨 本宮參拜,老祖宗必定保 佑大家平安順利,心想事成。

http://www.daten.org.tw/

---------------------------------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2013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在台灣嘉義舉行
華夏經緯網 2013-06-04 15:55:35 
字號:小 大
中新社嘉義5月31日電 (記者 路梅)2013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5月31日在台灣嘉義市舉行。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所率湖北省代表團與台灣各界人士共襄盛舉。

  本次祭祀活動由嘉義市大天宮主辦。大天宮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由知縣李庸倡建,名為先農壇,後改為五穀王廟,內奉神農聖帝。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整座廟宇被毀,所有建築物古跡無一倖存。1946年,經由地方紳士倡導籌建,于1949年重建,立名為大天宮。1973年,大天宮將伏羲及軒轅二位聖帝合祀一宮,是台灣唯一將三皇聖帝集于一宮奉祀的宮廟。

  主題為“千里迎聖祖、萬民慶神農”的大典在上午8時盛大開場,嘉義市燈會廣場上張燈結綵、鑼鼓齊鳴。湖北代表團從炎帝故里湖北隨州採集火種帶到嘉義,在廣場點燃聖火臺,並將聖火傳遞到大天宮,寓意兩岸薪火相傳。隨州市贈送給大天宮一尊2米多高的“炎帝神農老祖”銅像,在大典上揭幕。

  李鴻忠在大典上誦讀《炎帝神農壽誕頌文》表示,“湖北代表團訪問台灣,恰逢炎帝神農華誕之月。寶島嘉義市舉行炎帝神農祭祀盛會,我與隨行諸君謹具花果百谷牲醴之儀,稽首恭拜于炎帝神農始祖聖前。”“恭頌始祖,兩岸同根。同秉祖訓,同沐宏恩。四海一家,難捨親情。道濟天下,化育未來;兄弟情誼,推陳出新。”“伏願天佑中華,風調雨順。始祖恩德,長被國人。江山永固,民族之幸;唇齒相依,赤子之情。”

  隨後,主祭官行三獻禮,宣讀炎帝神農文疏。全體起立向炎帝神農像三鞠躬,鳴炮、禮成。大典結束後,還舉行了盛大的花車巡遊和台灣民俗表演。來自湖北和台灣各地的數百位各界人士參加了本次活動。(完)

在炎帝故裡隨州採集的聖火在大典上傳遞到嘉義大天宮。
攝影:人民網記者 陳曉星
下一頁
5月31日,2013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在台灣嘉義大天宮舉行。正在台灣參訪的湖北經貿文化參訪團和嘉義市民及全台供奉炎帝的宮廟代表參加大典。

在湖北省隨州市神農故裡採集的聖火在大典上點燃,隨州市捐贈給大天宮的炎帝銅像在大典上揭幕亮相。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2013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在台灣嘉義舉行
http://news.sina.com 2013年05月30日 21: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嘉義5月31日電 (記者 路梅)2013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5月31日在台灣嘉義市舉行。中共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所率湖北省代表團與台灣各界人士共襄盛舉。

  本次祭祀活動由嘉義市大天宮主辦。大天宮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由知縣李庸倡建,名為先農壇,后改為五穀王廟,內奉神農聖帝。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整座廟宇被毀,所有建築物古跡無一倖存。1946年,經由地方紳士倡導籌建,於1949年重建,立名為大天宮。1973年,大天宮將伏羲及軒轅二位聖帝合祀一宮,是台灣唯一將三皇聖帝集於一宮奉祀的宮廟。

  主題為“千里迎聖祖、萬民慶神農”的大典在上午8時盛大開場,嘉義市燈會廣場上張燈結彩、鑼鼓齊鳴。湖北代表團從炎帝故里湖北隨州採集火種帶到嘉義,在廣場點燃聖火台,並將聖火傳遞到大天宮,寓意兩岸薪火相傳。隨州市贈送給大天宮一尊2米多高的“炎帝神農老祖”銅像,在大典上揭幕。

  李鴻忠在大典上誦讀《炎帝神農壽誕頌文》表示,“湖北代表團訪問台灣,恰逢炎帝神農華誕之月。寶島嘉義市舉行炎帝神農祭祀盛會,我與隨行諸君謹具花果百谷牲醴之儀,稽首恭拜於炎帝神農始祖聖前。”“恭頌始祖,兩岸同根。同秉祖訓,同沐宏恩。四海一家,難捨親情。道濟天下,化育未來;兄弟情誼,推陳出新。”“伏願天佑中華,風調雨順。始祖恩德,長被國人。江山永固,民族之幸;唇齒相依,赤子之情。”

  隨后,主祭官行三獻禮,宣讀炎帝神農文疏。全體起立向炎帝神農像三鞠躬,鳴炮、禮成。大典結束后,還舉行了盛大的花車巡游和台灣民俗表演。來自湖北和台灣各地的數百位各界人士參加了本次活動。(完)

海峽兩岸在台灣嘉義共祭炎帝
2013-06-03 08:04:13 華夏經緯網

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現場(黃俊華 陳會君 攝)

  2013海峽兩岸炎帝神農祭祀大典,5月31日在台灣嘉義市燈會廣場舉行。率團正在台灣參訪的省委書記李鴻忠,與台灣各界數百人共襄盛典,一起拜祭華夏始祖炎帝神農,並恭讀頌文。

本次祭祀大典主題為“千里迎聖祖、萬民慶神農”,由嘉義市大天宮舉辦。大天宮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六年,內奉神農聖帝,1973年將伏羲及軒轅二位聖帝合祀一宮,是台灣唯一將三皇聖帝集于一宮奉祀的宮廟。

上午8時,祭祀活動在雄渾的《炎帝大歌》聲中盛大開場,現場鼓樂齊鳴,莊嚴肅穆。我省參訪團將從炎帝故里隨州採集的火種帶到嘉義,在廣場點燃聖火臺,並將聖火傳遞到大天宮,寓意兩岸薪火相傳。隨州市向大天宮贈送一尊高2.3米、重300公斤的“炎帝神農老祖”銅像,李鴻忠與省領導張岱梨、傅德輝,以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嘉義市市長黃敏惠,大天宮董事長盧朝陽等,共同為聖像揭幕。湖北中煙公司代表參訪團向大天宮捐贈了善款。

在祭祀儀式上,李鴻忠恭讀了《炎帝神農壽誕頌文》。頌文說,仰覲赤帝,芝光印心。嘉禾之恩,傳之萬代;百谷之豐,惠及萬民。袪病之藥,延壽之本。商道藝事,錦繡成林。中華文脈,群星輝映。恭頌始祖,兩岸同根。同秉祖訓,同沐宏恩。四海一家,難捨親情。道濟天下,化育未來;兄弟情誼,推陳出新。伏願天佑中華,風調雨順。始祖恩德,長被眾生。江山永固,民族之幸;唇齒相依,赤子之情。

黃敏惠在致辭中對李鴻忠率領的參訪團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她說,神農嘗百草,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教耕作,開創中華民族文明的生活基礎。感謝神農大帝牽起兩岸的緣,這是由熱情、情感、文化,牽起的濃濃的情,滿滿的緣。祝福所有人帶回滿滿的幸福,滿滿的福氣,心想事成、事事如意,永遠幸福快樂。

最後,主祭官行三獻禮,宣讀炎帝神農文疏。全體起立向炎帝神農像三鞠躬,鳴炮、禮成。大典結束後,還舉行了盛大的花車巡遊和台灣民俗表演。

30日晚,李鴻忠一行還在嘉義市會見黃敏惠,就加強湖北與嘉義的交流合作進行了會談。(黃俊華、陳會君)

--------------------------------------------------------

我國歷史的傳說,開天闢地者為盤古氏,即天皇氏。繼天皇為治者地皇氏,繼地皇氏之後者為有巢氏,再次為隧人氏,復次為赫胥氏、葛天氏、無懷氏、辰放氏、陰康氏,伏羲氏則繼辰放氏之後而為治者。此一歷史傳說系統,至今尚無有力證明,但就一般歷史的發展,大體上尚有其可能。

  伏羲又名包犧或庖犧。世傳其母居於華胥(陝西藍田)之渚,生伏羲於成紀(甘肅秦安)。傳母而不傳父,與古代無婚姻制度的史實相合;居藍田而生子於秦安,則與採集經濟時代的隨地取食相合。姓風有聖德,象日月之明,故稱太昊,則顯然出於後人的解釋了。伏羲被稱為聖,此與後世的聖人不同。初民時代,凡對人類生活之改進有所發明者皆稱為聖。伏羲顯然與以前的幾位發明家有更多、更有意義的發明,舉其重要者有下列諸事:其一,從伏字的意義作解繹,他有發明制服禽獸之法的可能。其二,從「包」字與「羲」字著想,「包」即「庖」字的縮寫,「羲」即犧字的縮寫。由此可以推知,伏羲有發明炮食畜肉和畜養牲畜的可能。其三,先民結繩記事,以大結記大事,小結記小事,伏羲則發明以書契以為代。其四,先民捕魚,並無工具,伏羲發明網罟,教民佃漁。凡此種種,都是說明伏羲有教民佃獵、畜牧的大貢獻。

  但是伏羲更大的發明則為婚姻制度、曆日、音樂,與八卦等有關文明進步的若干大事。先民知有愛而不知有禮,故知有母而不知有父,伏羲則發明婚姻制度,以媒約為介,以儷皮為禮,我國之有婚姻制自此始。先民不知有歲月,伏羲發明周天立度,始知有歲月;先民只知信口而唱,不知有音樂,伏羲發明荒樂歌,扶練詠,斬桐為琴,繩絲為絃,我國之有音樂自此始。伏羲看到龍馬負圖出於河,乃仰觀天,俯察地,中觀萬物,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發明八卦。八卦的一畫代表天,一畫中斷代表地,每卦上下三列,即代表乾坤、陰陽、奇偶、動靜、錯綜複雜,變化無窮。後來周文王加以推衍而成六十四爻,為我國經書之一的易經之基礎,對我國文化的影響極大。伏羲乃其創始之祖。龍馬負圖,伏羲更運用之,發明官制,以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是即所謂五官。五官分治,政教大行。後世分官設治,皆取春夏秋冬為名,即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實亦濫觴於此,其貢獻之大,由此可知。據說,伏羲後來奠都於陳(今河南淮陽),卒葬於此,享年一百一十五歲。按伏羲生長於渭河流域,而定都於陳,是為先民向東遷居大平原之一例,與其後神農氏之發明農耕,有其密切關係。史又傳伏羲之官有: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偽潛龍氏,造甲曆;大庭為居龍氏,治屋廬;渾沌為降龍氏,驅民害;陰康為土龍氏,治田里;粟陸為水龍氏,繁滋草木,疏導泉源;以共工為上相,柏皇為下相;朱襄、昊英,常居左右,粟陸居北,赫胥居南,昆速居西,葛天居東,陰康居下,分理宇內。又傳女媧為其女弟,大諸侯共工作亂,女媧平之。其後經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粟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傳而至神農氏。其說如係事實。則伏羲氏時代,已不是單純的氏族部落,而已擁有相當寬廣面積,有內官與外官,且已有封建諸侯。此類諸侯,其中有先此的貴族,且分別繼伏羲之後而統治其宇內。(蔣君章)
-----------------------------
〈伏羲坐像〉(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原始社會中,人類主要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而生活在一起,因此乃形成了「氏族」。所以傳說中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未必是指某一個人,它可以是指稱「有巢氏」這一整個氏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的氏族。

伏羲
伏羲生於隴西成紀有文字記載的出現時代在戰國以後。 又稱宓羲、庖犧、包犧、犧皇、皇羲及太昊等,《史記》中稱伏犧,傳說中的中國古代君主。華夏太古三皇之天皇,與女媧同被尊為人類始祖,中國神話中與女媧一樣,有龍身人首、蛇身人首的特徵,因而被後人稱之為龍祖。 維基百科
-------------------------------------
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即神農氏+人們常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稱為三皇

------------------------------------------------------

File:Anonymous-Fuxi and Nüwa3.jpg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女媧執規,伏羲執矩

女媧
又稱女媧氏,媧皇,是中國傳說時代的上古氏族首領,後逐漸成為中國神話中的人類始祖。根據神話記載,女媧人首蛇身。她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女媧的主要功績為摶土造人,以及鍊石補天。其他的功績包括發明笙簧和規矩,及創設婚姻。女媧成為民間信仰中的神祇,作為人類始祖和婚姻之神來崇拜。
《春秋緯》注《禮記》云:「女媧,三皇承伏羲者。」認為女媧是三皇之一。女媧和伏羲的母親為華胥。古籍多提到華胥因為在雷澤踩了大腳印而在成紀生下伏羲。古華胥國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的藍田縣華胥鎮,有華胥溝、女媧谷、鍊石台等相關地名遺存。
女媧氏最早以上古氏族的形象出現,在伏羲氏之後經歷了數個世代,女媧氏便取代伏羲氏成為氏族聯盟的首領。女媧氏和伏羲氏均為風姓,表明這兩個氏族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摶土造人-作為中國人類始祖,女媧用黃土製造出了人類。女媧造人時,其他神靈都來幫忙。黃帝幫助人生出陰陽,上駢幫助人生出耳目,桑林幫助人生出臂手。在他們的幫助下,女媧經過了七十次的嘗試和改 變,最終創造了人類。
開創婚姻-女媧造人的傳說根源,來自於女媧作為婚姻之神的身份。這一形象的建立正因為女媧創立了婚姻制度。《路史》認為女媧規定了以姓氏來安排婚姻。姓標誌着母系血緣。女媧與伏羲為兄妹成婚,即同姓。但在此之後,婚姻即規定同姓不婚。
新疆岀土的人首蛇身伏羲女媧圖。其中女媧持規,伏羲持矩。因為婚姻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倫理,所以漢代以來常描繪女媧伏羲執掌圓規和矩尺,象徵婚姻規矩。
製造樂器-女媧創造了笙簧。笙是將竹管插在葫蘆內製成,即類似今日之葫蘆絲。簧就是笙管中的簧片。中認為伏羲和盤古都和葫蘆有關,因此女媧用葫蘆和竹管造笙的傳說,也與其兄長伏羲相聯繫。後人又以「笙」為「生」之意,象徵女媧生人。
鍊石補天-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被祝融打敗,用頭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導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間。女媧不忍人類受災,便煉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
女媧補天是一個很著名的傳說。《紅樓夢》的第一回即引用這個傳說,女媧為了補天,煉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下了一塊未用。女媧死後,她的腸化作了十個神人。在《封神演義》中,因紂王對女媧不敬,女媧便在盛怒之下命令軒轅墳三妖(其中狐精假裝成妲己)迷魅紂王,加速商朝的毀滅。
每年農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日,是祭祀女媧皇宮聖母誕辰之日。

-----------------------------------------

百王之先 伏羲氏
史載其「有聖德」,「有大智」,他常常獨自一人靜靜觀察宇宙天地萬物,將自己從中感悟到的道理教導給人民,人們覺得他像日月一樣為世間帶來光明,因此就稱他為太昊。後來人們推薦他為主,伏羲覺得五行中的木榮於春天,先得生物盛德,就以木德繼位而王;木動則風生,遂以風為姓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明仇英畫帝王道統萬年圖冊.伏羲氏〉(國立故宮博物院)
伏羲文化是史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頭即中華本源文化。伏羲文化重德,其博大精深的內涵在許多典籍中都有記載。

唐代歷史學家司馬貞的《補史記.三皇本記》中寫伏羲「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這對伏羲文化的內涵和核心內容作了清晰豐富的描述。有關他的故事也在歷史上廣為流傳。

(一)指方向

伏羲創立了「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上古時候,距今約六千年前,那時人煙稀少,伏羲在宛丘,也就是現在河南淮陽這地方,教人打獵捕魚過生活。後來,人逐漸多了,伏羲挑選了一批打獵捕魚的能手,讓他們去東西南北四方,再開發一些疆域。

有人怕山高路遠,迷失方向,這時見伏羲背了個竹籃出來,對大家說:「我領你們去吧,不用怕的。」有人問伏羲:「你帶個竹籃幹甚麼?」伏羲說:「裝東西。」人們不禁感到奇怪,問:「東西怎麼能裝呢?」伏羲說:「當然能,東屬木,西屬金,木和金兩樣在籃裏怎麼不能裝呢?」

有人問為甚麼不能裝南北,伏羲說:「南屬 火,北屬水,火燒籃,裝水漏,水火又不相容,當然裝不得!」原來是這樣!眾人又問:「東西怎麼分呢?」伏羲說:「東方屬木,西方屬金。日頭出東落西。」又有人問:「南和北怎麼分呢?」伏羲說:「南面屬火,北面屬水。南熱北冷。」從此,人們就認清了東南西北的方向,擴大了活動範圍。

〈宋人畫歷代琴式圖冊〉(國立故宮博物院)
(二)畫八卦

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憑日月升降悟出乾坤之奧,從而起太極,定五行,制八卦。上古時期,孟津東部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有龍馬背負「河圖」出於此河,獻給伏羲,伏羲依這種天賜的用符號表示的圖書,畫成了八卦。「河圖」畫出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

《漢書》記載:「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龍馬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禮記》也記載:「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遂法之畫八卦。」
伏羲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所畫八卦是用簡單卻寓意深刻的八個符號,分別代表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利用八卦占卜吉凶,這也是後來《易經》的思想基礎。

《禮含文嘉》記載:「伏羲德合天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乃則之以作《易》。」八卦中蘊含了「天人諧和」的整體性思維方式思想,揭示了「天人合一」的 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開啟了中國傳統文化之先河,是《易經》的理論綱領,開創了易文化和中醫文化之源。

《帝王世紀》記載:「伏羲畫卦,所以六氣,六 腑,五藏,五行,陰陽,四時,水火升降,得以有像;百病之理,得以有類,乃嘗百藥而制九針,以拯無枉焉。」

伏羲八卦揭示出要遵循的這麼一條規律:人應當效法地,地應當效法天,天應當效法「道」,「道」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規律,即宇宙規律。人在天地間,要知天知地,要懂得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在社會上的位置,要效天法地。伏羲感悟天地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奠定了天、地、人三才統一的整體觀念和完整系統。


〈伏羲坐像〉(國立故宮博物院)
(三)施教化

典籍中記載的伏羲是「教化」的始祖,他教化百姓,育民福祉。史載「伏羲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伏羲發明網罟,教民用以捕魚獵獸,大大提高了人們的漁獵能力;捕獲獵物多時,一時食之不盡,便教人們牧養六畜;以火煮熟食物後,先祭祀天地和神祇然後才食用。他觀天文,創曆法,定節氣,傳授人民物候知識,教人們農耕稼穡,從此風調雨順萬物安泰。

正姓氏。伏羲始「正姓氏」、「別血緣」,他首先自定「風」姓,從此,姓氏的概念以定製的形式規範下來,華夏九州的部落民皆有姓氏。伏羲正姓氏其實質提示人們要返本報祖,要遵循天道。告訴人們要敬天,人之本也,要敬奉上帝,認為上帝創造了世界,創造了人;祭祖,人之源也,要不忘祖先,做人要知本源,才能生生不 息。這裏也可以看出中華文化「敬天祭祖」的博大內涵。

制嫁娶。《呂氏春秋》記載:「昔大古嘗無君矣,未有三綱六紀,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 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制之別。」針對當時情況,伏羲在正姓氏之後,就開始規範「制嫁娶,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而民始不瀆」的婚姻制度,推行夫妻制,定下了不得亂倫、近倫的嫁娶之禮,結束了中國遠古的亂婚、雜婚時代。《新語》記載伏羲「以定人道,民始開悟,知有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道,長幼 之序。於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伏羲對於先民的教化思想是中華民族文明傳承的象徵,把人們從原始社會中脫胎出來,推向了文明社會。當時有柏皇、赫胥、陰康等人同來輔佐伏羲,伏羲念眾人相助教化人民,可封之以地,授之以官,因為有神龍降臨,就以龍紀官名。

北宋劉恕《通鑑外紀》記載:「太昊時有龍馬負圖瑞出於河,因而名官,始以龍紀,號曰龍師。命朱襄為飛龍氏,造書契;昊英為潛龍氏,造甲曆;大庭為居龍氏,治居廬;混沌為降龍氏,驅民害;陰康為土龍氏,治田里;栗陸為北龍氏,繁殖草木,疏導源泉。」

伏羲所紀龍師龍官都能盡到各自的職責,使天下趨於文化,人們昭明德行,祭祀天地神明,天下大治,宇內清明。龍也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標誌,是吉祥嘉瑞的象徵。

(四)制琴瑟

伏羲見百官之政立,萬民之事察,文治興而人民安居,四方歸附,欲撫其遠來,卻無樂器。一次,他率人在四處巡查時,看到西山桐林祥雲四起,兩隻巨大彩鳥從雲中而降飛向林中,棲息在最大梧桐樹上,瞬間天空中飛鳥全都停在了四週,齊聲叫起來,如朝拜一般。

伏羲非常驚喜,問道:「這是甚麼神鳥?」大臣句芒說道:「這是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鳳凰,是『德、順、義、信、仁』五德皆具的吉祥鳥。」伏羲恍然說:「我聽說鳳凰通天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非醴泉不飲,非梧桐不棲,由此看來此樹必是神品,可以做成樂器,讓人們通天地,明自性,繁衍生息。」

伏羲遂取桐木中段,投長流水中浸四十九天,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數字,斫出了長三尺六寸五的琴胚,又按四時八節之數,定為後寬四寸,前闊八寸,並把琴按「面圓法天,底平法地」的原則,即將琴的面板做出半圓的弧形,將底板作平,代表著天地同心。然後按陰陽兩儀之數在底板上留出龍沼、鳳澤,再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意配上宮、商、角、征、羽五根弦。所謂一架小小的五弦琴,涵蓋了整個大自然和天地萬物。伏羲先制了一張琴,琴者,禁也,禁淫邪而正人心也。又做三十五弦之瑟,瑟者,取矜莊縝密之義,以修身性之理,達天人之合。

伏羲制琴後,依百鳥朝鳳凰的情景製作了《駕辯》樂曲,以紀念靈桐之義、鳳凰之德,還製作了《立基》等樂曲。他常常親自彈琴,鳳凰聞聲來儀,百鳥翔集,群臣百姓大悅。《琴操》記載:「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拾遺記》記載:「禮儀文物於茲始作……立禮教以導文……桑為瑟,均土為塤,禮樂於是興矣。」伏羲制樂教化其民,淨化其心,以德睦鄰,諸夷歸服,開創了禮樂教化的肇端。

中國古代常以聖人為神,伏羲也被人們稱為神人,傳說伏羲能緣天梯建木以登天。《山海經》記載:「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建木。太白皋爰過。」

這裏所說的「建木」,是眾神用來登天專用的,「太白皋爰過」,說伏羲也能像神一樣,上下於建木、往返於天地與神人之間。華夏文明是半神文化,歷史上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就是這樣,他們秉承上天的旨意,以德教化百姓,完成他們的使命,為百姓所擁戴,並被當作賢君聖主的楷模歷代傳頌。

------------------------------------

伏羲的傳說

伏羲是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伏羲氏

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一說伏羲即太昊,本姓風,有聖德,像日月之明,故稱太昊。神話中華夏民族的始祖。

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東晉王嘉《拾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遊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伏羲的貢獻

作為人類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績是:一、教民作網用於漁獵,大大地提高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二、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三、始造書契,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落後形式。四、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鑑。六、創制古代曆法。

在天水麥積區(原叫作北道區)渭南鄉西部,有一卦台山,相傳這裏就是伏羲畫八卦的地方。傳說在伏羲生活的遠古年代,人們對於大自然一無所知。當下雨颳風、電閃雷鳴時,人們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聰慧的伏羲想把這一切都搞清楚,於是他經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觀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圍的地形方位,有時還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

 

 

 

甘肅天水伏羲氏聖像安座 嘉義大天宮接駕+姜姓的炎帝部落+炎帝
伏羲八卦太極圖

有一天,他又來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長期以來觀察的現象。突然,他聽到一聲奇怪的吼聲,只見卦台山對面的山洞裏躍出一匹龍馬。說它是龍馬,那是因為這個動物長著龍頭馬身,身上還有非常奇特的花紋。這匹龍馬一躍就躍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塊大石上。這塊石頭形如太極,配合龍馬身上的花紋,頓時讓伏羲有所了悟,於是他畫出了八卦。

後來,那個躍出龍馬的山洞被人們稱為龍馬洞,渭水河中的那塊大石就叫做分心石。現在去卦台山,你還能看到這些地方。而且,龍馬洞裏還有石槽和石床的殘跡。

至於八卦的功績,在於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以它為特徵的伏羲文化,到現在仍吸引著國內外無數學者在探索、研究。而且,當代的許多學科也都深受其影響,並從中得到啟示。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二進制,也是受了八卦的啟發。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