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船/【天上聖母】楹聯/華人移居日本與媽祖信仰在日本的傳播。長崎三福寺 興福寺 福済寺 崇福寺/400多年前媽祖被請到日本,成了「穀神」和「財神」僅明清時期,日本列島的華僑所建媽祖廟宇就多達一百多座-此時富商供奉的媽祖,已不再作為航海保護神,而是轉化為商業的保護神。他們祈求媽祖保佑自己商業興隆、財源廣進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1933年,中治稔郎在士林三角埔(今中山北路七段一帶)東方山坡地興建一座以奉祀天母為主神的神社,創立「天母教」,因此神社周邊的地方就被稱為「天母」。依據歷史學者林衡道的口述,天母一名由「天媽」而來,是日本人為了順口雅正而別創的。依據林萬傳先生於八十年代前期的調查,「天母」原是指今之中山北路七段頂,公車天母站、圓環一帶,即土名「番婆嶺腳」或「三角埔頂」的地方。

台灣日治時期後期實施「皇民化」政策,日本政府下令沒收「台灣神明」集中焚燬神像。居民戮力護救一尊湄洲媽祖與七尊大神像,為維護信仰與中治稔郎合作,在今中山北路七段一九一巷處興建天母神社,祀天母(天照大神和媽祖),宣稱天照大神與天上聖母是同一個神的不同表現,類似天主教三位一體之概念,稱為天母教。天母神社內附近設有溫泉,稱為天母溫泉。其泉水,以管線,取自二公里外的北投大磺嘴。引溫泉下山做附近的房地產開發,該「天母溫泉」當時生意興隆,亦將天母的名氣打遍全台灣,未幾,就有「天母」地名之稱。日治時代天母神社養有馬匹,用以拉車載客,台灣光復前才改用木炭汽車,並由天母旅館至士林圓環(現在士林分局前)行駛民營巴士,也方便了該地區的居民。台灣光復後,神社拆除,所祀神像移祀於1947年成立的三玉宮(原奉祀福德正神五穀先帝),現今三玉宮的天上聖母殿與七仙真祖殿即為當時移入。其教會事務所改為台灣紙業公司宿舍,「天母里」的由來天母里現任簡里長文生描述:現址中山北路七段一九一巷二十二號(舊士林紙廠廠址)附近,日治時代許多由日本人所開設的商店皆以「天母」命名,例如:「天母巴士站」、「天母馬車站」、「天母溫泉」、「天母神社」、「天母旅館」等,且都集中在一九一巷,當時天母的名號非常響亮,遠近馳名。

1951年,臺灣省地方自治實施,每一屆縣議員選舉時,天母都有人出來競選,但都名落孫山,至1958年第四屆縣議員選舉前,當時的國大代表沈得亨、王藩庭和台灣省刑警大隊退休的楊啟源,召集三玉、芝山、蘭雅等里之里長及地方士紳聚會,認為該地區人口眾多,應該團結起來選出一個縣議員,並協議由三個里輪流,每一屆只可推出一人候選,而且限制擔任一屆,同時宣稱三芝蘭三個里為「天母」。經過協議第四屆縣議員選舉由蘭雅里的劉禮榕出來競選而順利當選。第五屆縣議員選舉,即輪到三玉里。推出莊阿螺出來競選,也順利當選,此後三芝蘭三個里也就順理成章的叫做「天母地區」。


2020-10-17_0835292020-10-17_0835221c5da-unnamed-file627d9-485231193_m20180511121714-858e35bd20180511121712-434402042020-10-17_0838042020-10-17_0837582020-10-17_0837492020-10-17_0837412020-10-17_0837332020-10-17_0837112020-10-17_0836002020-10-17_0835502020-10-17_083539

臺灣日據時期後期實施"皇民化"政策,日本政府下令沒收"臺灣神明"集中焚毀神像。
居民戮力護救一尊湄洲媽祖與七尊大神像,為維護信仰與中治稔郎合作,在今中山北路七段一九一巷處興建天母神社,祀天母(天照大神和媽祖),宣稱天照大神與天上聖母是同一個神的不同表現,類似天主教三位一體之概念,稱為天母教
天母教(てんもきょう)是台灣日治時代的神道系新宗教之一。扶桑教之一派,1925年由中治稔郎創立。
天母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eE7tD
教義
天母教的教義視天照大御神和海神媽祖(天上聖母)為同一神的不同表現,融合台灣民間宗教。教名「天母」指(天照・媽祖)女神。主張「母愛是人類最強之物」,母愛是神的「最大靈德」也代表仁愛,因此,神以女性之姿顯現。
天母地區的開發
教團的中心是位在台北士林街三角埔的天母神社(現中山北路七段191巷22號),御神體是湄州媽祖像。
布教的同時,也在本部所在地三角埔(之後的天母)採掘溫泉、經營旅館、巴士,並且計畫以教會為中心開發高級住宅地等開發事業。
天母教在終戰之後,教祖中治稔郎歸國後事實上消滅。資産全部被中國國民黨接收,轉用為黨政高官的住宅等。之後,因為良好的居住環境成為美軍關係者、大使館等外國人的聚居地,最後發展成為天母教當初構想的高級住宅地。
略歷
大正14年(1925年),在台北市永樂町二丁目五十二番地(現迪化街一段附近)創設教團
大正15年(1926年),移轉至台北市元園町二五三番地(現成都路110號),建設教會、神殿、拜殿、付屬集會所和教主住宅。
昭和2年(1927年),為求台灣人和日本人的融合,設立台灣最初的結婚介紹所「御柱會」[1]。
昭和5年(1930年),教主中治稔郎為布教和募集資金開始全台灣行腳。
昭和6年(1931年),獲得台北州士林街三角埔湧出的溫泉權利。將本部設在當地,和重田榮治推進開發當地的共同事業。(開發的全用地約9萬坪)
昭和8年(1933年),著手引湯工事,引自紗帽山。
昭和10年(1935年),引湯工事終了。付屬公衆浴場、神苑、假神殿竣工,移轉。「天母溫泉」開始營業,往來溫泉和士林車站間的巴士開始運行。
昭和20年(1945年),終戰。教主引揚回日本,教團消滅。御神體媽祖像由天母東・西路交差點付近的「三玉宮」保管[2]。
教祖
明治11年(1878年)1月13日,教祖中治生於兵庫縣。明治28年(1895年),成為兵庫縣朝來郡和田山(現朝來市)竹田尋常高等小學校尋常科准訓導。明治35年(1902年)左右渡台。明治39年(1906年),開始在台灣總督府民政部通信局勤務。大正10年(1921年),成為台南郵便局庶務課長。台北郵便局異動後,大正14年(1925年),依願退職。對扶桑教傾倒,和宗教思想家中西牛郎相識,為發展扶桑教的教義創設天母教[2]。天母教的營運受到台灣電力前社長高木友枝、台北第一高額納稅的綿布商重田榮治[3]等人的支援。天母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jeE7tD
-----------------
中治稔郎的日本人。
這位中治稔郎早在明治三十五年(1902)就已來臺發展,從中研院的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中,也可得知他曾於大正十一年(1922)時擔任過臺南郵便局郵便課的通信書記。總之,也是在他快退休前的這段時期,他認識了一位宗教思想家,在反覆討論與思考下,他慢慢發展出自己對宗教的一套體系。
到他退休後的大正十四年(1925),中治稔郎最終在迪化街一帶創立了一個名為「天母教」的新興宗教。
這個新興宗教有趣的地方是,他並不完全是日本傳統的神道教,也不像傳統的臺灣民間信仰或是道教,而是結合了日本神道教的太陽女神「天照大神」與臺灣信眾非常多的「天上聖母媽祖」。如果略懂基督宗教中「三位一體」概念的讀者們,可以把天母教想成類似「二位一體」的宗教,也就是天照大神和天上聖母其實是同一位神明,這個宗教就是取兩位神明都帶有強烈的「母性」與「守護」的形象合而為一。
天照大神於手機怪物彈珠的形象
天照大神於手機遊戲怪物彈珠的形象
金門的媽祖像
位於金門的媽祖像
在創立「天母教」之後,中治遠赴福建帶回一座湄州媽祖回臺灣供奉,甚至也獲得臺灣總督府的認證,中治稔郎因此成為「天母教教祖」。
說到這裡,對日治時期有點了解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殖民政府怎麼會認可這樣的新興宗教活動?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日本殖民政府不是大力推行皇民化運動,甚至還有壓迫漢人傳統信仰,沒收寺廟神像集中焚毀的「神佛升天運動」嗎?
其實這是因為,天母教創教前後的這段時期,日本才剛站穩在臺灣的經營腳步,總督府也非常清楚媽祖信仰在臺灣漢人中的影響力,若是一味打壓禁止臺灣人信奉媽祖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
但是今天,中治稔郎是融合了天照大神與天上聖母兩種信仰,一方面可以讓臺灣人更熟悉日本宗教,可以收編媽祖的信徒進入神道教體系,另一方面中治稔次郎後來創立了臺灣第一間結婚介紹所「御柱會」,介紹臺人跟日人介紹並進一步讓他們結婚,這對總督府希望早日讓臺日融合的遠程規劃也不謀而合,當然非常同意由政府的力量進行推廣囉。
其實這就有點類似明末清初耶穌會教士利瑪竇到中國時,為了傳教順利有所謂的「利瑪竇規矩」,一開始也是同意中國人可以祭孔與祭祖的。
回過頭來,那明明就在迪化街的「天母教」又是怎麼跟遙遠的三角埔扯上關係的呢?
其實這是因為,天母教成立幾年後隨著信眾的增加,教祖中治稔郎希望能尋覓一塊大的土地建設「天母教大本殿」,也順利在昭和六年(1931)獲得總督府同意,能夠經營並開發會湧出溫泉的三角埔地區。天母溫泉落成後,隨之慕名而來泡溫泉的信眾日漸增加,附近也開啟了許多以「天母」為名的商店、旅館,甚至也設立了「天母巴士站」,這地方慢慢也有了「天母」的俗稱。
欸~是這樣啊!
那如果今天想去參觀天母教的遺址還看的到嗎?
很可惜隨著戰爭結束,教祖中治被遣返後,天母教也隨之消滅,今天的日本也看不見當初這個特殊的宗教了。不過,當初天母教所供奉的「媽祖」很幸運地保存下來,現在在臺北市士林區天母東路 6 號的天母三玉宮內就有一尊媽祖,是當時教祖離去前交由三玉宮保管的囉。
【冷知識週刊】第四十六號:天母這地名真的是從臺語「聽無」來的嗎? | 故事 StoryStudio https://bit.ly/357wz6Q
------------------
天母位於北投與士林的交界處,有許多高級住宅,也是美國學校與日本學校的所在地,因此常被戲稱為「天龍國」,但今天我來告訴你,天母這個地名與媽祖有無法切斷的羈絆。
天母與媽祖息息相關。
天母與媽祖息息相關。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天母的舊地名叫「三角埔」,一直到了日本時代,一位在台灣擔任公務員的日本人,創了一個新興宗教,叫作「天母教」
天母教教祖中治稔郎。圖片來源:名字帯刀御免3頁目
天母教教祖中治稔郎。圖片來源:名字帯刀御免3頁目
天母教的教祖名叫「中治稔郎」,他以日本神道教的方式創立了這個宗派,很多人看到這應該會覺得奇怪,日本的神道教跟媽祖有什麼關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母教認為天照大御神與媽祖是同一位神明。圖為春斎年昌所繪之「天照大御神出洞圖」。圖片來源:WIKI
天母教認為天照大御神與媽祖是同一位神明。圖為春斎年昌所繪之「天照大御神出洞圖」。圖片來源:WIKI
在神道教信仰中,有一種神叫做「權現」,就是某一位高位階的大神會「化身」以另一個身分出現,而中治稔郎創立的天母教,就認為媽祖是日本最上位大神「天照大神」的權現化身。根據文獻記載,中治稔郎真的到湄洲請了一尊媽祖金身到台灣供奉,也就是天母教禮敬的主神「天母」。
一開始,這個天母教的據點在永樂町(現迪化街一段),後來又遷移到元園町(今成都路一段),最後的地點就落腳在當時還稱做「三角埔」的天母。
根據天母教在戰前出版的《天母溫泉由來記》一書記載,中治稔郎找到「天母教大本殿」的過程是很戲劇性的:據說在1932年的某日清晨,中治稔郎受到「天母」的指示,隨即率教眾入山,在「天母」指示之處挖掘,隨即冒出白煙發現溫泉。之後天母教跟日本總督府申請溫泉營業許可,開始經營「天母溫泉」。
是的,你沒看錯,天母確實有溫泉。
天母溫泉舊址現已找不到任何遺跡。
天母溫泉舊址現已找不到任何遺跡。
天母溫泉經營得有聲有色,被認為是「天母」的神蹟,信眾也逐漸增加,天母教開辦一條「天母巴士」的路線,接駁從士林車站到天母溫泉之間的遊客,這也是「天母」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地圖上。
天母教經營的天母溫泉大約在照片中便利商店的那個區塊。
天母教經營的天母溫泉大約在照片中便利商店的那個區塊。
可惜的是,1945年後中治稔郎因日本戰敗回國,天母教教團因而解體,繁華一時的天母溫泉所在地被改建為高級住宅區,一點痕跡都不留。
那你一定很納悶,天母教解散後,他們拜的「天母」,也就是媽祖神尊跑去哪裡了?
關於天母 你不知道的媽祖與溫泉 https://bit.ly/3dAaG3K
------------------------------
上一篇「關於天母,你不知道的媽祖與溫泉」講解了天母教以及天母地名的由來,文中有提到天母教敬拜的「天母」神尊,想知道這位「日本媽祖」現在何處嗎?
三玉宮。
三玉宮。
我先說答案,這位「天母」現在由「三玉宮」所供奉。
三玉宮位於中山北路七段與天母東路口,中山北路七段走到底,再向左走就是以前天母教經營的天母溫泉,天母教解散後,「天母」就移駕到中山北路的另一邊

日本媽祖「天母」。
日本媽祖「天母」。
三玉宮主祀五穀先帝,也就是神農大帝,媽祖娘娘在側殿,但也好幾尊,再經由廟方人員的協助,終於找到了當年天母教敬拜的「天母」。
照片中這尊臉型較為修長的媽祖神尊,就是當年天母教的「天母」。
1945年天母教教祖回日本並沒有帶著「天母」神尊一起回去,地方居民不忍神尊受風吹雨打,就將「天母」請入三玉宮。
三玉宮七仙真祖。
三玉宮七仙真祖。
另一間側殿供奉的「七仙真祖」也有些故事與天母教教祖中治稔郎有關。
當年日本「皇民化運動」進入末期,統治當局為了增加統治力道,大力的推廣神道信仰,導致許多本土的神明金身被破壞。在當時算是「有力人士」的中治稔郎將天母當地的七尊大型神像迎入天母神社(當時天母教大本殿與天母溫泉的統稱),並稱呼這七尊神明是日本的「七福神」,才避免了神尊被破壞的危機。
三玉宮主神神農大帝。
三玉宮主神神農大帝。
也許是中治稔郎當年出手相助,所以在他離開後,天母當地居民也出手相助天母教的「天母」也說不定。
雖然日本方面的資料認為天母溫泉跟天母教已經沒有留下任何遺跡,但是我考據與田野調查的老症頭又犯了,就花了好幾個小時在天母教的舊址附近做調查(現中山北路七段191向附近)。
靠近天母溫泉舊址的天母公園。
靠近天母溫泉舊址的天母公園。
很遺憾的,在被太陽曬了好幾個小時後,我真的什麼都沒有找到,天母教跟天母溫泉真的被拆得一乾二淨。
天母教經營的天母溫泉大約在照片中便利商店的那個區塊。
天母教經營的天母溫泉大約在照片中便利商店的那個區塊。
能把一段存在過的歷史與文物完全抹除,一絲不留,該說是「很努力」還是「很可怕」?
幸運的是,天母教的「天母」,現在還看顧著台灣人,也作為歷史的見證。
天母教的天母在何方? https://bit.ly/2Hgg3Jy
------------------------------------
天母不是「聽無」 真正由來與這位女神有關!
圖片來源/中央社
這幾天,我們台灣的第一女神「媽祖」剛過完生日,對台灣人而言,超級天后的寶誕,是夏曆中相當重要的祭典,不僅是在地的人文指標,也是信仰上的精神代表。
而台灣有一個地名,跟媽祖的關係緊密,卻很少人知道這層歷史淵源,所以,為了向媽祖致敬,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這個跟媽祖形影不離的所在──天母。
大部分鄉民對天母的印象大概是「天龍國」裡的「天龍城」,因此,就有人開玩笑說:「不到天母不知道自己魯!」不過,關於天母的地名由來,應該有不少人聽過一個故事。
相傳50年代因為美援的關係,有許多美國人到台灣來,到了天母時就詢問當地人:「What place is this?」(請問這裡是什麼地方?),但是台灣人聽不懂英文,只好傻傻地用台語回答:
「啊?聽無!」沒想到這句「聽無」(Thiann bô),竟被誤認為是中文的「天母」,久而久之就成了今日所熟知的「天母」。
……我聽你咧歕雞胿!
其實天母原名是「三角埔」(Sann-kak-poo),在清領末期到日治初期稱為「三角埔庄」,那麼「三角埔」是怎麼變「天母」的呢?這就要從一個日本人說起。
這個日本人名叫中治稔郎,在台南郵便局任職期間結識日本的宗教思想家中西牛郎,倆人對於神道系的扶桑派發展有共識,於是,中治稔郎在1925年退休後,先在大稻埕永樂町(現迪化街附近)自行成立了新興宗教「天母教」,並開始在全台各地布教募款。
值得一提的是,中治稔郎在創教之初還遠赴中國福建,請回一座湄州媽祖回台灣供奉,而當時的台灣總督府也予以認證,中治稔郎就這樣成為「教祖」。
在天母教草創幾年後,信眾陸續增加,中治稔郎為了興建「天母神社」,在1931獲得總督府的首肯,取得三角埔地區的天然溫泉開發與經營權。
天母溫泉光榮開幕後,慕名而來的信徒絡繹不絕,也連帶在當地引起商機,許多日本人開始以「天母」作為生意的命名,如:
「天母巴士站」、「天母馬車站」、「天母溫泉」、「天母旅館」等,而且幾乎集中在今天中山北路7段191巷一帶,使得當時天母的名號響亮,遠近馳名。
而關於天母神社,雖然名義為「神社」,卻不是傳統的日本神道教,為什麼呢?
因為他將神道信仰中的「天照大神」,與台灣的「天上聖母」合而為一,「二位一體」的御神體,強調日台兩位神祇的「母性」色彩,主張「母愛是人類最強之物」,母愛是神的「最大靈德」,也代表仁愛,因此,以女性之姿顯現神的主體。
天照大神。(作者提供)
這樣看似有模有樣的新興宗教,在二次大戰結束後,隨著日本人被引揚回國後而終結了,中治稔郎的相關資產也全數讓國民黨接收,轉用為高級官僚的住宅。當時所祭祀的御神體「湄洲媽祖」,被完整保存在今日的天母三玉宮裏。
天母三玉宮湄洲媽祖。(天母三玉宮提供)
在那之後的「天母」,因為時代的更迭與政權的轉換,成為美軍關係者、大使館等外國人的聚居地,以至於發展成今日的高級住宅地。
即使我們無法再度窺見這個戰前的宗教遺跡,但是,「天母」兩字便足以道盡過去的一切,也為台灣歷史留下一個重要的註腳
天母不是「聽無」 真正由來與這位女神有關!│TVBS新聞網 https://bit.ly/345ZEA5
--------------------
天母這地名真的是從台語「聽無」來的嗎?
各位讀者晚上好,又到了每週六的主編時間!
昨天主編和Miss Monday在電台節目上討論了我們的新書《臺灣 沒說你不知道》,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收聽呢?
其中電台主持人在訪談的過程中,提到「天母」這地名的來由有個鄉野奇談的說法,是二戰結束後美國人來到這裡,好奇這地區的地名是什麼,便問了當地人說:
“What place is this?”/請問這裡是什麼地方啊?
當時聽不懂英文的當地人便用閩南語回答:「聽無(thiann bô)」,以為這就是答案的美國人將這兩個字記錄下來,最後「聽無」轉成北京話成了我們今天熟知的地名「天母」。
這個說法固然有趣乍看之下也有其說服力,但卻又漏洞百出呀!
二戰結束後,在台灣的美國人如果要進行調查的話,怎麼可能不帶著翻譯?而美國人聽不懂閩南語的發音而記下來的名稱,又怎麼可能這麼輕鬆就代替原來的地名呢?
這當然不是天母這地名真正的由來囉。
所以,這個在清治時期原名三角埔的地方,又是怎麼變成天母的呢?
為了解這地名的由來,我們就不得不談到一個叫做中治稔郎的日本人。
這個中治稔郎早在明治35年(1902)就已來台發展,從中研院的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中,也可得知他曾於大正11年(1922)時擔任過臺南郵便局郵便課的通信書記。總之,也是在他快退休前的這段時期,他認識了一位宗教思想家,在反覆討論與思考下,他慢慢發展出自己對宗教的一套體系。
到他退休後的大正14年(1925),中治稔郎最終在迪化街一帶創立了一個名為「天母教」的新興宗教。這個新興宗教有趣的地方是,他並不完全是日本傳統的神道教,也不像傳統的台灣民間信仰或是道教,而是結合了日本神道教的太陽女神「天照大神」與台灣信眾非常多的「天上聖母媽祖」。如果略懂基督宗教中「三位一體」概念的讀者們,可以把天母教想成類似「二位一體」的宗教,也就是天照大神和天上聖母其實是同一位神明,這個宗教就是取兩位神明都帶有強烈的「母性」與「守護」的形象合而為一。
天照大神。怪物彈珠
天照大神於手機怪物彈珠的形象
媽祖
金門的媽祖像
在創立「天母教」之後,中治遠赴福建帶回一座湄州媽祖回台灣供奉,甚至也獲得台灣總督府的認證,中治稔次郎因此成為「天母教教祖」。
說到這裡,對日治時期有點了解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有點奇怪,殖民政府怎麼會認可這樣的新興宗教活動?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日本殖民政府不是大力推行皇民化運動,甚至還有壓迫漢人傳統信仰沒收寺廟神像集中焚毀的「神佛升天運動」嗎?
其實這是因為,天母教創教前後的這段時期,日本才剛站穩在台灣的經營腳步,總督府也非常清楚媽祖信仰在台灣漢人中的影響力,若是一味打壓禁止台灣人信奉媽祖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但是今天中治稔次郎是融合了天照大神與天上聖母兩種信仰,一方面可以讓台灣人更熟悉日本宗教,可以收編媽祖的信徒進入神道教體系,另一方面中治稔次郎後來創立了台灣第一間結婚介紹所「御柱會」,介紹台人跟日人介紹並進而結婚,這對總督府希望早日讓台日融合的遠程規劃也不謀而合,當然非常同意由政府的力量進行推廣囉。
其實這就有點類似明末清初耶穌會教士利瑪竇到中國時,為了傳教順利有所謂的「利瑪竇規矩」,一開始也是同意中國人可以祭孔與祭祖的。
回過頭來,那明明就在迪化街的「天母教」又是怎麼跟遙遠的三角埔扯上關係的呢?
其實這是因為,天母教成立幾年後隨著信眾的增加,教祖中治稔次郎希望能尋覓一塊大的土地建設「天母教大本殿」,也順利在昭和6年(1931)獲得總督府同意,能夠經營並開發會湧出溫泉的三角埔地區。天母溫泉落成後,隨之慕名而來泡溫泉的信眾也愈日漸增,附近也開啟了許多以「天母」為名的商店、旅館,甚至也設立了「天母巴士站」,這地方慢慢也有了「天母」的俗稱。
欸~是這樣啊!
那如果今天想去參觀天母教的遺址還看的到嗎?很可惜隨著戰爭結束,教祖中治被遣返後,天母教也隨之消滅,今天的日本也看不見當初這個特殊的宗教了。不過當初天母教所供奉的「媽祖」很幸運地保存下來,現在在台北市士林區天母東路6號的天母三玉宮內就有一尊媽祖是當時教祖離去前交由三玉宮保管的囉。
天母這地名真的是從台語「聽無」來的嗎? - 每日一冷 https://bit.ly/3dCGYvc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2020-10-17_0916432020-10-17_091521


    陳柔縉:關於一個日本人的天母溫泉
【2011/01/27 聯合報】
【聯合報╱陳柔縉】
天冷,想到溫泉。
在台北,說到溫泉區,非北投,即陽明山。其實,日治時期的一九三○年代,還有一個溫泉新生,叫「天母溫泉」。
顧名思義,天母溫泉確實在天母,但那時候,當地還不叫「天母」,而是士林的三角埔。天母所以叫天母,緣起於一個新教派「天母教」。
故事要從中治稔郎此人說起。這個日本人在一九○○年代即已來台,擔任郵便局的小公務員,到二○年代,最高職位到台南郵便局和台北郵便局的庶務課長而已,但他擅寫和歌,報上常見作品,算得上文人雅士。
一九二五年春天,中治稔郎就在永樂町二丁目五十二番地(迪化街一段附近)租房子,自創「天母教」,既不屬西方基督或天主教會,也非台灣或日本的傳統教派。中治教主的做法很特別,既去福建湄洲迎回媽祖,去福州請來城隍爺,也迎請台北寺廟奉祀的關帝爺,再加上日本的天照大神,統統都拜,說是要促進台日融合。信徒真的也慢慢多起來,天天有人來奉茶敬拜。有教,就有奇蹟,很快天母教也傳出媽祖顯靈附身的奇事。
天母教之後遷教會到元園町二五三番地,舊址即今天的成都路一一○號,已經快到淡水河邊。過了幾年,中治稔郎想蓋「天母教大本殿」,台北盆地看一看,據稱感應到神的指引,來到士林街三角埔。依戰前天母教出版的《天母溫泉由來記》,一九三二年十月底的一個清晨四點,中治率眾入山,依神的夢示,找到五處,石頭挖開,縷縷白氣吐出,湧出溫泉,他們用圍籬圈起來,稱之天母溫泉的五個神社,並跟官方申請許可開發。中治又在天母溫泉區興築湯寮,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四日對外開放營業,「天母溫泉」正式成為台北的溫泉新名所。隔年,天母溫泉又自營「天母巴士」,專跑士林火車站到溫泉旅館。
關於天母地名由來,眾說紛云,彼此有點小出入。美國人問路,農夫用台語答「聽嘸」,音近「天母」,才有天母之說,純粹趣譚,與事實無關。但士林區公所官網指天母地名源於「重田榮治」來開設天母教,雖非正確,訛傳卻有跡可循。重田榮治是老牌布商,曾開設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也擔任過台灣豐田汽車會社的社長,經濟實力雄厚,天母溫泉旅館的土地歸他所有,附近有他的別墅,也有養雞場,但天母溫泉非他發現與開設。
中治稔郎既開溫泉,也曾感於在台日本人的結婚率很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三日,在成都路那個教會裡組織「御柱會」,開辦結婚介紹所,希望透過結婚來促進台日融合。開辦五、六天下來,發現求婚者,女多於男,男四成女六成;男多再婚,女多未婚;有台灣人,也有日本人;來自台北,也有從新竹和高雄來的。那時媒人很多,但官方許可立案的婚姻介紹所,御柱會可是台灣史上第一家
或許,天母的由來,可以添加這一筆。
出處: 《 生活報報》關於一個日本人的天母溫泉 - 陽明山藝術種子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62960/4468479#ixzz6b5SpAWJ2


參拜天母三玉宮、天主之母堂 @ IZUMO-出雲 :: 隨意窩 Xuite日誌


IMG_20220319_163706

婚姻或職業介紹所

台灣第一家婚姻介紹所出現在日治時期的台北天母。然而,會叫天母的前因是因為有個天母教?真相為何,我們一起看下去!「御柱會」,開辦結婚介紹所,
天母溫泉開幕之初,是個話題,報紙有文字報導之外,還登了兩張照片。
昭和 2 年,台灣有了第一家結婚介紹所。
台灣的第一家結婚介紹所,跟天母有關係,非常奇妙
故事要從中治稔郎此人說起。這個日本人在一九○○年代已來台灣,擔任郵便局的小公務員,到二○年代,最高職位到台南郵便局和台北郵便局的庶務課長而已,但他擅寫和歌,報上常見作品,算得上文人雅士,跟台電社長高木友枝這類高層人士有往來關係。
圖片|來源
一九二五年春天,中治稔郎就在永樂町二丁目五十二番地(迪化街一段附近)租房子,自創「天母教」,既不屬西方基督或天主教會,也非台灣或日本的傳統教派。中治教主的做法很特別,既去福建湄洲迎回媽祖,去福州請來城隍爺,也迎請台北寺廟奉祀的關帝爺,再加上日本的天照大神,統統都拜,說是要促進台日融合。信徒真的也慢慢多起來,天天有人來奉茶敬拜。有教,就有奇蹟,很快天母教也傳出媽祖顯靈附身的奇事。
天母教之後遷教會到元園町二五三番地,舊址即今天的成都路 110 號,已經快到淡水河邊。中治稔郎有感於在台日本人的結婚率很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三日,就在這裡組織「御柱會」,開辦結婚介紹所,希望透過結婚來促進台日融合。開辦五、六天下來,發現求婚者,女多於男,男四成,女六成;男多再婚,女多未婚;有台灣人,也有日本人;來自台北,也有從新竹和高雄來的。那時媒人很多,但官方許可立案的婚姻介紹所,天母教御柱會可是台灣史上第一家。
台北天母舊名士林三角埔,因為天母教的教主在那邊創設天母溫泉,才被改稱天母
過了幾年,中治想蓋「天母教大本殿」,台北盆地看一看,據稱感應到神的指引,來到士林街三角埔。據戰前天母教出版的《天母溫泉由來記》,一九三二年十月底的一個清晨四點,中治率眾入山,依神的夢示,找到五處,石頭挖開,縷褸白氣吐出,湧出溫泉,他們用圍籬圈起來,稱之天母溫泉的五個神社,並跟官方申請許可開發。中治又在天母溫泉區興築湯寮,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四日對外開放營業,「天母溫泉」正式成為台北的溫泉新名所。隔年,天母溫泉又自營「天母巴士」,專跑士林火車站到溫泉旅館。
延伸閱讀:
【如果你想】天冷去泡湯,五處近郊泡湯秘境推薦
圖片|來源
天母的地名由來,許多人第一個反應都會想起「聽無」的趣譚,說是美國人問路,農夫用台語答「聽無」,音近而命名「天母」。實際上,是先有台北市內的天母教, 教主又到此地建天母教大本殿和天母溫泉旅館,又跑天母巴士,才有天母這個地名。可以這麼說,天母地名和台灣第一家結婚介紹所一樣,都是天母教的產物。
天母與第一家婚姻介紹所|女人迷 Womany https://bit.ly/37hBViq


天母溫泉
過去曾聽聞一個笑話,說是有位美國人在天母一帶問農夫此地的地名,農夫因聽不懂英文,用臺語回說「聽嘸」,美國人就此認作了「天母」。事實上,天母地名的由來是因日本人中治稔郎選擇該地建設天母教的大本殿和天母溫泉旅館,又經營天母巴士,週邊才繼之被稱為天母。
中治稔郎在日治初期便已來到臺灣,擔任郵便局的小公務員。到了1925年春天,他在永樂町二丁目五十二番地(迪化街一段附近)租房子,自創「天母教」。天母教既不屬西方基督或天主教會,也非台灣或日本的傳統教派。中治稔郎的想法很特別,既去福建湄洲迎回媽祖,到福州請來城隍爺,也迎請了臺北寺廟奉祀的關帝爺,再加上日本的天照大神,四方輻湊,說是要促進臺日融合。
過了幾年,中治稔郎進一步意欲修築「天母教大本殿」。他自稱受到神的指引,依神示來到士林街三角埔覓地。在戰前天母教出版的《天母溫泉由來記》內記載,1932年10月底的一個清晨四點,他率眾入山,依神的夢示找到五處開挖,發現有縷縷白氣噴吐,並湧出溫泉。他們將其用圍籬圈起來,稱之天母溫泉的五個神社,並跟官方申請許可開發。1933年,他在天母中山北路七段191巷處興建了天母神社,祭祀天母。他又花費二萬數千圓在天母神社附近設立了一個溫泉澡堂,稱為天母溫泉,1935年11月4日對外開放營業,「天母溫泉」成為臺北的溫泉新名所。
天母溫泉佔地約七百餘坪,建坪一百二十坪。其內設有大廣間、食堂及二十五坪的浴場。隔年,天母溫泉又自營「天母巴士」,專跑士林火車站到溫泉旅館路線。
天母溫泉的泉水是以管線,沿著中山北路219巷取自二公里外的磺溪嶺一帶(即是現在行義路一帶下方的溫泉地)。只是再翻查1935年金子常光所繪的「大臺北鳥瞰圖」,不但不見「天母溫泉」的蹤跡,反而又多了個「士林溫泉」。對比相對位置,這個士林溫泉指的應該就是當初的天母溫泉,位在由紗帽山南側流下的松溪與南磺溪的匯流口下游不遠處。然而好景不常,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盟軍對台的空襲,使得「天母温泉」也關門大吉。至民國34年臺灣光復,該天母温泉旅館被政府接收轉讓,後來則變成士林紙業公司的宿舍。 天母溫泉 @ 生活多寶格 :: 痞客邦 ::

35216218886_5619533803_c


天母教為日治時期大正十四年由日人中治稔郎氏融合「天照大神」與「天上聖母」所創立的神道系之新宗教。
其教義為日本的「天照大神」和中國的海神「天上聖母」為同一女神。
因此,教名「天母」所指為「天照・媽祖」之女神,強調母親對子女的親情為人類最強大的力量。
因此最高位的天神為彰現母性愛之「最大霊徳」即「仁愛」而顯現慈愛女神的形象。
對於天母教當時臺灣報紙記載:
.......既報內地人宗教家中治稔郎氏者,提倡天母教。
租屋在大稻程元鴨寮街附近,合祀天照大神、天上聖母。
其聖母則遙遠自本山支那湄洲,以應地方各信徒,迎請賽祭。
聞其靈驗,頗為顯著。中治氏更乘昨十二日釋尊降誕祭奉祝佳良,
具香花神輿及樂隊。到西起町西木願寺。再迎請市區改正前,從來在臺北市內寺廟所祀之關帝、
媽祖、府城隍等各位尊神,到鴨寮街廟中合祀。
即於同日舉行諸神之鎮座式,即媽祖祭。
廟前演唱臺灣在來梨園.以崇德報功,並為境內祈求也。又根據當時記者採訪,中治稔郎氏創立天母教會,是欲融合內台(日本內地和臺灣島)人民意志而設,
也就是說,是想藉臺灣人對媽祖的母神信仰和日本對慈母天照大神信仰的同一性來消除日本人與台灣人的隔閡。
不過對臺灣人而言,其自身認知是拜我臺灣的媽祖而非是日本的天照大神了。
最後天母教後隨日本戰敗,天母教亦完全消滅了。
蓮華胎藏院: 天母教 https://bit.ly/3k7oGVf

7 (5)8 (4)


天母三玉宮參拜「觀音媽」與天母(てんも)神社之主祭神「媽祖」。
日本治理台灣時代,日本人中治稔郎以母愛是人類最強大之物及母性之愛乃神明最大靈性神德,
「母神信仰」為出發點,創立了將日本國民之母「天照大神」與台灣的天上聖母「媽祖」習合之天母教,

(話說日本中世紀有神佛習合思想天照大神與觀音習合,而台灣也有媽祖與觀音表裡一體之信仰)
即天照大神=媽祖,日本人與台灣人之「母神」實為同一,這是相當有意思的想法。
天母神社即是天母教之信仰中心,媽祖神像也正是天母神社之御神体。值得一提的是,天母地名也來自此。
之後時代演變(省略三百字),後來天母神社之御神体「媽祖」神像就在如今的天母三玉宮
天母神社之主祭神「媽祖」 https://bit.ly/3dwqOn0

1188425070_o


天母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境內的一個地區。北、東緊鄰陽明山國家公園,西以磺溪與石牌為界,南接蘭雅、芝山岩地區以外雙溪與士林相隔。
舊稱三角埔,清代、日治時期皆以三角埔為當地名稱,天母原本僅為境內的小地名。戰後三角埔地區劃為三玉里,現分為8里,合稱天母次分區,但鄰近的蘭雅、芝山岩地區亦常使用天母為地名,一般視為廣義的天母地區。
天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CLPfU
名稱由來
中山北路七段圓環(天母公車站)
2019年的中山北路七段天母圓環
台灣日治時期1933年,中治稔郎在士林街三角埔東方山坡地(今中山北路七段一九一巷一帶)興建一座以奉祀天母(天照大神和媽祖)為主神的「天母神社」,創立「天母教」,宣稱天照大神與天上聖母是同一個神的不同表現,類似天主教三位一體之概念,因此神社周邊的地方就被稱為「天母」。依據歷史學者林衡道的口述,天母一名由「天媽」而來,是日本人為了順口雅正而別創的。依據林萬傳先生於八十年代前期的調查,「天母」原是指今之中山北路七段頂,公車天母站、圓環一帶,即土名「番婆嶺腳」或「三角埔頂」的地方,後逐漸取代三角埔、三玉(三角埔、玉潮坑)成為整個區域的名稱。
日治時代天母神社內附近設有溫泉,稱為天母溫泉。其泉水,以管線,取自二公里外的北投大磺嘴。引溫泉下山做附近的房地產開發,該「天母溫泉」當時生意興隆。天母神社養有馬匹,初期用以拉車載客,後期改用木炭汽車,並由天母旅館至士林圓環(現在士林分局前)行駛民營巴士,也方便了該地區的居民。1945年戰後改名(天母宮)還有地方廟會活動,所祀神像移祀於1947年成立的三玉宮(原奉祀福德正神五穀先帝),現今三玉宮的天上聖母殿與七仙真祖殿即為當時移入。其教會事務所改為台灣紙業公司宿舍,「天母里」的由來天母里現任簡里長文生描述:現址中山北路七段一九一巷二十二號(舊士林紙廠廠址)附近,日治時代許多由日本人所開設的商店皆以「天母」命名,例如:「天母巴士站」、「天母馬車站」、「天母溫泉」、「天母神社」、「天母旅館」等,且都集中在一九一巷,當時天母的名號非常響亮,遠近馳名。
1951年,臺灣省地方自治實施,每一屆縣議員選舉時,天母都有人出來競選,但都名落孫山,至1958年第四屆縣議員選舉前,當時的國大代表沈得亨、王藩庭和台灣省刑警大隊退休的楊啟源,召集三玉、芝山、蘭雅等里之里長及地方士紳聚會,認為該地區人口眾多,應該團結起來選出一個縣議員,並協議由三個里輪流,每一屆只可推出一人候選,而且限制擔任一屆,同時宣稱三芝蘭三個里為「天母」。經過協議第四屆縣議員選舉由蘭雅里的劉禮榕出來競選而順利當選。第五屆縣議員選舉,即輪到三玉里。推出莊阿螺出來競選,也順利當選,此後三芝蘭三個里也就順理成章的叫做「天母地區」
天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CLPfU


https://www.koryu.or.jp/Portals/0/images/publications/magazine/2013/3/03-05.pdf

2020-10-17_0946502020-10-17_0946382020-10-17_0945172020-10-17_0944422020-10-17_0947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