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薪假增1719人又破1.5萬人 旅行社佔7成
2022/10/17 20:47
無薪假增1719人又破1.5萬人 旅行社佔7成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MRGvqF
無薪假人數又破1.5萬人,但立委黃秀芳仍質疑,統計數字有「黑數」,企業恐未如實通報。(記者李靚慧翻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上期人數才大降的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本期人數再度增加1719人,其中7成、1195人為旅行社,讓總人數又再度突破1.5萬人。
勞動部2022年10月17日公布勞雇雙方減班休息統計,減少工時的事業單位共2310家、人數15055人。與上期(11日)的2042家、13336人相較,本次又增加268家,人數增加1719人。
勞動部分析,此次增加的1719人中,多數為小型旅行社接續實施,人數達1195人,主因為在邊境解封之初,對市場回溫的速度仍然觀望;另外製造業本期也增加208人,其中1家金屬機電工業的工具機業者,實施人數逾百人。
不過,有立委對於勞動部定期發布的無薪假統計,卻質疑恐有「黑數」。勞動部長許銘春今日出席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報告業務概況,立委黃秀芳質詢時指出,經她實地了解,這一季無薪假情形更加嚴重,不少企業都是「做2休5」,但都沒有如實通報。
對此,許銘春表示,勞動部的無薪假統計都有區分行業別,統計後的數據也會交由經濟部進一步了解,若雇主有隱瞞,勞工也可以自己向勞動部門通報,以申請充電再出發等減班休息專案。
無薪假增1719人又破1.5萬人 旅行社佔7成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MRGvqF


把握中年,重新啟動人生
把握中年,重新啟動人生
By Chih-hao Tsai, taiwan.chtsai.org查看原始檔三月 11日, 2016
很多人還來不及準備好進入中年就已經老了。這些年,不論正式研究或日常觀察,我都看到這樣的現象。大家都忽略了:中年是人生重新啟動的關鍵,更是為自己未來成功老化做好準備的關鍵
很多中年人在青少年時期就沒有真正找到自我認同。自我概念對他們意義不大。父母的期待、社會的規範、現成的選擇與刻板印象決定了他們是誰以及走什麼路。這讓他們即使來到中年也沒有想到要重新思考自我與世界的關聯。
沒有青少年時期的自我認同,中年時期要重新找到自我就更困難。比起青少年時期的單純,中年人在自我以外又多了各種社會角色。他們更難看到真實的自我,甚至誤以為那些角色就是自我。當退休時失去角色,整個人也失落了。
很多中年人即使在子女成年離家後也很少認真回顧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一生:去除各種社會角色,我到底是怎樣的人?人生的下半場要如何展開?他們繼續把成年子女當未成年子女,然後期待藉由照顧孫子女重啟職親角色。
除了找回失落的自我認同,中年人還需要再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你走過的人生比剩下的多了。你需要回顧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一生,包括自己做了什麼、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盤點自己在離開人世後到底可以留給這個世界什麼
但是工作對大部分的人們來說就只是獲得收入養家活口的方式,而不是個人對世界產生影響的管道。所以他們很少思考這個問題,甚至很少思考自己對家庭的影響。他們當然很認真扮演每個角色,但很少問自己為什麼在做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還來不及準備好進入中年就已經老了」。
任何人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經常問自己、而且要能有信心回答這兩個問題:
我是誰?
我要往哪裡去?
來到中年,你還得多問自己、而且要能有信心回答這兩個問題:
當你離開這個世界以後,你希望這一生留給了世界什麼?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哪些面向因為你而有了什麼改變?
當你離開這個世界以後,你希望這一生留給了家人什麼?不是財物的,而是你的哪些面向在家人身上繼續存在?
當然,很多人到了老年都沒想過這些問題也過得很快樂。但隨著世界愈來愈複雜,愈來愈不可能有跟你一樣的人,你也會遇到愈來愈多沒有前人遇到過的問題。你會發現如果不經常把這幾個問題想清楚是很難過得快樂的。
如果你即將或已經進入中年,趁早開始重新啟動自己的人生吧。不要還來不及準備好進入中年卻發現自己已經老了。不要等到一切都太遲


 

最新統計!全台26間公司共544人在放無薪假

勞動部公布最新一期統計,全台共有26間公司共544人在放無薪假。圖為示意圖。(資料照)

2016-09-01  16:1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勞動部公布最新一期全台無薪假實行狀況,本期無薪假事業單位共26家,通報人數為544人,實際實施人數為544人,較上期增加1家,實際實施人數則增加8人。

勞動部指出,本期多數實施無薪假的事業單位實施人數皆在50人以下,實施期間未超過3個月,而實施天數多為每月1至4天。勞動部強調,若勞工有其他訓練需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亦可彈性及時規劃辦理其他訓練課程,相關事宜可上「全民勞教e網」、「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等網站查詢。

------------------------------------------------------------

把握中年,重新啟動人生
Posted on 2016-03-11 17:39 by Chih-Hao Tsai


很多人還來不及準備好進入中年就已經老了。這些年,不論正式研究或日常觀察,我都看到這樣的現象。大家都忽略了:中年是人生重新啟動的關鍵,更是為自己未來成功老化做好準備的關鍵。

Road

很多中年人在青少年時期就沒有真正找到自我認同。自我概念對他們意義不大。父母的期待、社會的規範、現成的選擇與刻板印象決定了他們是誰以及走什麼路。這讓他們即使來到中年也沒有想到要重新思考自我與世界的關聯。

沒有青少年時期的自我認同,中年時期要重新找到自我就更困難。比起青少年時期的單純,中年人在自我以外又多了各種社會角色。他們更難看到真實的自我,甚至誤以為那些角色就是自我。當退休時失去角色,整個人也失落了。

很多中年人即使在子女成年離家後也很少認真回顧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一生:去除各種社會角色,我到底是怎樣的人?人生的下半場要如何展開?他們繼續把成年子女當未成年子女,然後期待藉由照顧孫子女重啟職親角色。

除了找回失落的自我認同,中年人還需要再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你走過的人生比剩下的多了。你需要回顧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一生,包括自己做了什麼、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盤點自己在離開人世後到底可以留給這個世界什麼。

但是工作對大部分的人們來說就只是獲得收入養家活口的方式,而不是個人對世界產生影響的管道。所以他們很少思考這個問題,甚至很少思考自己對家庭的影響。他們當然很認真扮演每個角色,但很少問自己為什麼在做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還來不及準備好進入中年就已經老了」。

任何人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要經常問自己、而且要能有信心回答這兩個問題:

我是誰?
我要往哪裡去?
來到中年,你還得多問自己、而且要能有信心回答這兩個問題:

當你離開這個世界以後,你希望這一生留給了世界什麼?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哪些面向因為你而有了什麼改變?
當你離開這個世界以後,你希望這一生留給了家人什麼?不是財物的,而是你的哪些面向在家人身上繼續存在?
當然,很多人到了老年都沒想過這些問題也過得很快樂。但隨著世界愈來愈複雜,愈來愈不可能有跟你一樣的人,你也會遇到愈來愈多沒有前人遇到過的問題。你會發現如果不經常把這幾個問題想清楚是很難過得快樂的。

如果你即將或已經進入中年,趁早開始重新啟動自己的人生吧。不要還來不及準備好進入中年卻發現自己已經老了。不要等到一切都太遲。

----------------------------------------

就算放無薪假,請這些假還是有錢拿!8個權利,拿全薪或半薪,一次告訴你

就算放無薪假,請這些假還是有錢拿!8個權利,拿全薪或半薪,一次告訴你 - 職場力 - 職場修練 - 冰與火的世界 - 商業周刊 - http://goo.gl/xXnZ6L

無薪假這個名詞在華映大廠開了第一槍之後,我想很多人開始想起幾年前無薪假的黑暗期,我必須說的是,無薪假現象從現在開始只會慢慢增加,景氣真的是開始往下直直落,我之前在討論無薪假的文章中,一直在強調不要用「期待」來因應這種狀況,因為即使現在勞工意識抬頭,但在環境、法令未更改的前提之下,仍屬於弱勢,因此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用簡單的案例、文字讓各位一點一點累積法令的知識,讓各位學會自我保護,這才是我最大的目地。

我的醫療人員勞動權益已進行到第三場了,下個月會在花蓮舉辦,我希望今年是每一個月一場,慢慢的將行業別拉大,希望能夠對各位有所幫助,這是一條漫漫長路,但既然我起了頭,那麼就要一直的做下去,反正我才38歲…依照算命仙說的88歲還有50年,我就繼續的做下去囉,哈哈哈,我們來看看今天的主題吧!

一、無薪假是一種緊急應變的機制,不具有其他的意義:


(勞動部原文)

無薪假就是單純因應企業經營困難,與員工協商的一種應變機制罷了,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效果,我必須這麼說,很多企業以為只要有了無薪假之後,對於勞工就可以置之不管,這一個概念可以說是大錯特錯,今天的新聞稿可以說是以正視聽,太棒了!

二、法律賦予勞工的權利,具有強制性,不得任意放棄:

在性別工作平等法之中,有規範很多種假別,其中針對女性勞工部份可以說是非常的完備,連我在美國的朋友都覺得美國企業都沒有那麼多福利可以提供,但有一個概念很重要,那就是法律所賦予的權利,是具有強制性的,這可不是說要放棄就可以放棄的,我這裡所說的,是企業意圖誤導勞工、強迫勞工、甚至是惡嚇勞工,這種放棄根本不具有任何的效力。

另外我也要提醒勞工朋友們,當企業放無薪假的時候,其實就己經有了「共體時艱」的精神在內,所以不要被同情心、情份給遮住雙眼,請記住你也是有家有養、有帳單要繳,所以該有的權利,還是記得要主張。

三、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的精神:


(勞動部原文)

所謂的前七條,到底包含了哪些假,我來介紹一下:

生理假:半薪
產假:全薪
育嬰假:前六個月六成薪
工作權:育嬰留停束得返回原企業任職
哺乳時間:工作日每次30分鐘,一日兩次,有薪
調整時間:每日減少工作時間1小時、調整工作時間,無薪
家庭照顧假:每年七日,無薪

看完這個,還是覺得不重要嗎?另外還有男性同仁也別忘了有陪產假這個機制,是五天有薪假期,這都是法律所賦予的權利,雇主絕對不得拒絕。

四、還是要搞清楚假是全薪、半薪、無薪:

但我還是要提醒各位勞工朋友們,權利的基礎雖然是法律,但前提還是要各位認真學習並記住,我可以理解遇上無薪假的恐慌,因為我以前也有過類似的經驗,那種恐懼真的會讓人吃睡不得,但法律是保護懂得法律的人,因此還是要先搞清楚什麼假是全薪、全薪、無薪。

結語:

先學會保護自己,再去學習保護別人,不要一直用期待來過日子,因為說句老實話,那是沒有什麼好結果的,我不鼓勵盲目的抗爭,但我絕對支持知識的養成及累積,要上場打球,你也總要知道比賽規則吧,大家一起加油喔!

無薪假人數減 大量解僱暴增

2015-12-17 01:28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

勞動部昨(16)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12月中有49家企業、4,377人實施無薪假,人數較上月底減少約千人,不過,10月大量解僱人數則暴增兩倍以上,達1,657人,主要是華映通報525人大量解僱。

今年前十月通報實施大量解僱有226家企業,人數達13,727人,較去年同期186家、8,166人明顯增加。官員表示,主要與去年修法降低大量解僱通報門檻有關;此外,今年上半年勝華科技就解僱4,000人之多,是「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實施以來最大解僱案;而10月華映通報八德、龍潭、楊梅等三個廠大量解僱525人。

今年以來實施大量解僱通報的產業以製造業最多,家數達83家,人數逾8,500人;其次批發零售業48家、1,663人;住宿餐飲25家、663人;不過,金融保險業也有二家實施大量解僱,人數達755人。資訊及通訊傳播業也有14家、254人。

至於無薪假統計,勞動部表示,12月有13家停止實施無薪假,新增12家;在49家實施無薪假企業中,22家是電子業、20家為一般製造業,實施人數多在50人以下,實施無薪假天數多為每月四至八天。

勞動部每月1日、16日公布無薪假統計。11月底實施無薪假家數50家、5,437人,到12月中為止,實施無薪假企業共49家、4,377人。勞動部表示,本期減少13家,新增12家,人數減少1,060人,原因是停止實施無薪假企業中有數家是大型企業,因此人數減少千人。

受全球不景氣影響,今年11月中實施無薪假人數便突破5,000人大關,創三年多來新高;12月實施無薪人數跌回到5,000人以下。若與去年同期相較,目前實施無薪假人數仍在高檔,是去年同期七倍,家數是3.5倍。

為協助勞工,勞動部啟動「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準備就業安定基金200億元,協助無薪假勞工充電學習,目前只要掌握「無薪休假」事業單位名單,即主動聯繫協助。勞工利用無薪假時段,參加勞動部的訓練課程,或是企業自辦課程,除補助訓練費用外,並於在職勞工訓練期間,提供訓練津貼每小時120元,每月最高100小時,每月最高1.2萬元。

圖/經濟日報提供

和平紅利無薪假

推文到plurk
2015-11-07 06:00
◎ 陳安
馬英九一圓「馬習會」美夢,口口聲聲為台灣創造「和平紅利」的同時,「清華紫光」趙偉國正在全台走透透,忙著刨台灣高科技的根。而幾乎同時,面板大廠華映傳出實施無薪假,影響勞工約三千人。
華映無薪假將長達十四個月(法定只准三個月),美其名說是為了不裁員,說穿了其實是在閃躲大量解僱的勞工法規,既省了資遣費,又可以達成壓低實質薪資的目的,每月可省下四到八天的薪資(相當於減薪一到二成),難怪吳敦義誇讚無薪假發明者應該得諾貝爾獎。
景氣燈號連四藍,無薪假的夢魘再臨,許多廠商偷偷摸摸裁員,美其名曰「人力優化」例行考核調整,勞動部長陳雄文面對這個嚴峻局勢說,二百億就業安定基金準備好了,勞工朋友不但不覺得安心,反而想起毛治國的「冰箱準備好了」,更加令人毛毛的。
勞動部最新統計,至十月十六日無薪假通報二十九家、一二三九人,更嚴峻的是,八月份初次申請失業給付已達九千多件,較七月暴增四千多件;而大量解僱人數至八月底止有二二六家、一萬一四四八人,較去年全年二一六家、六八七九人倍增。資方均異口同聲,巧妙的避開「裁員」、「資遣」等敏感字眼,大玩文字遊戲,美其名曰「人力優化」,以規避法律責任。
許多企業在景氣好時拚命加班賺飽飽,景氣稍微停滯,第一個就拿員工開刀。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宏達電」資本額約八十二億元,雖然連兩季出現虧損,九月即開始裁員二百人,桃市電子業產業工會指出,宏達電從二○○五年至去年底,歷年來獲利累積二三五七億元,保留盈餘也有四八○億元,但近年該公司卻利用調職、減薪、欠班、逼退等手段,壓榨損害勞工權益。
馬英九所沾沾自喜創造的和平紅利,甜頭都由買辦巨賈獨吞,紅色供應鏈排擠台灣產業所帶來的苦果,卻必須由弱勢勞工嚥下。馬習會前記者會,媒體提問「紫光」套裝併購台灣半導體大廠,他卻漫不經心,毫無所悉,顯示他最後半年的任期,已經無心治國,朝思暮想的就是要牽習大大的手。勞工再不覺醒,被統一就為期不遠了。
(作者為新北市民)
---------------------
華映不只是一場災難

推文到plurk
2015-11-07 06:00
◎ 林進國
面板廠商中華映管陷入比二○○八年金融風暴還慘的困局,宣布實施每週兩天的無薪假,震撼產業界更賞給向來自我感覺良好的馬政府一大巴掌。以生產映像管為主的華映,是當年大同集團的金雞母,當映像管全面被液晶面板取代之際,華映也轉型成為液晶面板專業製造商。在台灣的面板業者中,華映可以說是最早布局中國市場的台商,然而也是損失最為慘重的面板業者,股票被打入全額交割股,股價更慘不忍睹只剩○.七元。看來,龐大的中國市場為華映帶來的不是企業獲利,而是一場災難。
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從保三到保一,但若按照目前低迷的產業動力而言,筆者以多年的產業實務經營經驗,可以大膽斷言,今年將可能以負成長收尾,這是台灣產業過度依賴中國所帶來的必然結果。然而在一片低迷與失落之中,台灣仍有像台積電與大立光這樣的優質企業,挺過競爭市場的狂風巨浪,交出令人激賞的企業經營成就,堪稱台灣產業之光。
審視台積電與大立光這兩家持續成長的企業,三項共同特點就是:一,投資研發、深耕技術、保持領先;二,生產主力與廠房投資集中於台灣;三,與全球品牌企業維持值得信賴與緊密的合作關係。筆者認為這三項重要的企業特質,將是未來台灣再創經濟榮景的重要圭臬。
中國經濟開放於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開啟,憑藉大量的低廉勞力、寬鬆的投資政策及土地資源,吸引百萬台商經貿大軍大舉進入中國設廠投資,百萬台商成為中國經濟最大的推升力量。過去二十六年沒到中國投資的曾被取笑說留在台灣等死嗎?然而現在呢?在中國吃虧的台商很多已準備撤離中國。相反的,深耕台灣的產業如台積電與大立光,已經升級成為世界第一的台灣產業之光。
中國只是全球市場的一部分,台灣是所有台商溫暖的家,二○一六年的新政府首要工作就是要讓台商回台投資,解決投資門檻過高與人力需求等問題,並以台積電與大立光為師,台灣經濟定能重燃生機與榮景。
(作者為科技公司營業部經理)

------------------------

◎沈春其

人才荒,是近年台灣企業主的心聲;另一方面,有志難伸則是多數台灣員工的心情,人才紛紛往海外移出,尋找發展的舞台。因此台灣勞資雙方在理想上有極大的落差,在領導與管理等價值觀上,歧見恐怕甚深。

以筆者曾任職的一家電子代工業的經驗為例,筆者觀察到一家企業若無足夠的基層人才,會發生人員流動率上升與工作品質下降的現象,兩者短期會使企業形象受損,長期則不利產業成長。筆者以為主因是台灣中小企業林立,在於人才管理制度並不健全;而勞動法規對於勞方亦不友善,官方的職訓制度有如橡皮圖章,培訓成效不佳。

再者目前薪資水準已倒退十五年前,勞工生活普遍苦悶,企業在管理制度上應停止濫用無薪假、責任制與遇缺不補的策略,這些被戲稱為cost down的管理思維既已落伍,也無助於留住人才,更加速地把人才往外輸出。台灣企業必須勇於對全世界的人才開放,創造對人才具有吸引力的工作環境,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人才培育制度。

(作者為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

--------------------------------------------------

◎ 林伯峰

某企業大老說台灣要開放國外人才,這樣可以促進經濟。筆者以為,這無異又是緣木求魚,台灣沒有人才嗎?台灣的教育密度在亞洲應該是數一數二,如果高等教育無法孕育出企業需要的人才,那應該是教育政策需要檢討,但如果是企業無法留住人才,企業也需要檢討。

企業想要聘請國外人才不是不可以,但是請問企業是用什麼標準在對待國內的人才?當企業用不到五萬元的薪水想要聘任碩博士人才,然後說台灣留不住人才,結果反而用兩倍以上的薪資去聘任所謂的國外人才,這不是很弔詭的現象嗎?用低薪驅逐本地人才,換來高薪的國外人才,這大概只有台灣才有的現象吧?

說穿了,整個景氣不好,企業不想多用薪水來聘任人才,還是主要的因素,當民國八十年代,整個經濟起飛,企業獲利狀況良好時,怎不見企業說沒有人才呢?當時因為企業願意給予優渥的薪水留住人才,所以根本沒有人才外流的問題,問題不在於人才,在於經濟。

然而,經濟問題就是政府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馬政府解決經濟問題永遠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中國。如果中國真的可以拯救台灣的經濟,那為什麼過了六年,台灣經濟依舊沒有好轉呢?因為中國不是解藥,而是毒藥。如果台灣沒有人才,為什麼會有中國企業高薪挖角呢?台灣人才濟濟,都是被企業玩殘了,而企業又是被政府搞砸了,有再多的人才,也禁不起這樣的惡性循環吧!

(作者從事法律服務業)

-----------------------------------------------------------

◎ 張月環

近日南部地區舉辦大學博覽會,因少子化的緣故,各大學為招生無不卯盡全力,在宣傳品上巧費心思說自己的學校多麼豐功偉業;私立學校更是投入人力、物力大力宣傳自己的特色,只是為了能吸引學生多看一眼。

在博覽會上巧遇舊識,他說這學期後就結束教書的工作。問他為何要退場,他答,學校逼老師寫計畫案拿產學業績,拿不到不是減薪就是要你自動退場,實在做不下去了。這幾年教育部頻頻出計畫案,要技職體系的學校校外實習、產業合作,提升就業率,用意無可厚非;可是面臨少子化,台灣工廠又大量外移,學校難經營,老師壓力愈來愈大,不像是在教書,而是在拚業績。

報上說頭路難找,十五歲至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高達十三.一七%,為史上次高。不過,個人認為學生大量的校外實習,無形中瓜分了中年婦女工作的機會,其實中年人的失業率應是比青年更高,就如同我這位朋友,讀了博士,當了十多年的教師,終不免被迫辭職,實在是人生一大慘事。

教育是百年樹人,不是只看數字,看不見的東西往往不是數字可以量化出來的。五根手指伸出來長短雖不一,卻擁有各自的功能。希望教育部讓老師好好教書,不要拚命讓老師忙計畫案,成了私校逼老師退場的藉口,這不是辦教育的精神所在啊!

(作者為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