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甕砲台-荷蘭城建於1900年與東側和平島的社寮砲台扼守基隆港(基隆市定古蹟和基隆五大砲台之一)+協和發電廠三根大煙囪-從基隆燈塔走到球子山燈塔 @ 姜朝鳳宗族 :: 痞


1885年清法戰爭期間,法軍於基隆高地進行砲擊影像(經手繪上色,黑白原圖由Salles André所拍攝),收錄於新書《彩繪福爾摩沙探險島:19世紀臺灣的歷史色彩》。
1883年清法兩國因越南糾紛爆發戰爭,隔年1884年法軍對清國治下的臺灣澎湖展開一系列軍事行動,臺灣民間俗稱「西仔反戰役」。加入法國海軍的攝影師Salles André(安德烈·薩勒斯)在戰役中拍下許多珍貴影像。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76591647820631&set=a.408065754673224

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


基隆市和平島西班牙修道院考古-手交握在胸前,像是祈禱狀,經發掘有10具遺駭,其中1具是空棺,也發現包含西式皮帶扣、十字架、疑似子彈鐵球、克拉克瓷等西方文物,初步估計年代推進到圓山文化及鐵器時代。,遺駭數已累積至15具  https://is.gd/sAsOIH

和平島考古新發現 修道院又挖出1具遺骸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


「西仔反」(分稱:基隆戰役、淡水戰役、澎湖戰役)是指1884年8月5日至1885年6月13日中法戰爭期間,法國遠東艦隊與清軍在臺灣北部與澎湖之間發生的戰役總稱。
「西仔」指法蘭西;「反」通「叛」是戰爭動亂的總稱。
戰事肇始於法國冀取得基隆煤礦為戰艦提供能源,以便封鎖東南沿海,進而威脅中國沿海各大城市,也藉機佔領台灣,增加日後談判的籌碼。清朝了解到臺灣的戰略重要,故派欽差大臣兼福建巡撫劉銘傳前來督戰。經過一番打探後,法軍戰艦駛入基隆開砲,清軍予以還擊,西仔反戰事正式揭開序幕。
戰事之初法軍擊毀沿海多處砲臺,並攻佔基隆,取得航行中國沿海所需的煤礦,隨後即封鎖全臺。然而淡水之役,清軍將領孫開華擊退法軍,令戰事陷入膠著。之後清法兩方在北部山區展開攻防戰,清軍雖敗但仍守住戰線,法軍則受制於霍亂、傷寒等疾病,損失慘重。最後法軍艦司令孤拔雖率軍攻佔澎湖,卻於1885年6月11日因疫病死於澎湖馬公,6月9日《中法新約》簽訂,法軍撤離,「西仔反」戰事結束。
起因[編輯]

1883年,清朝法之間因越南主權問題展開戰事,法國因為於越南戰事不若預期順利,於是計劃將戰事擴大至中國東南沿海,攻佔沿海城市以威脅北京的清朝政府,而雞籠(今基隆市)的煤礦則被法方視為戰艦的動力來源。另一方面,臺灣因具有戰略地理條件,法軍打算將其奪下,以更進一步威脅清廷。
清朝得知法國企圖後,該年年底由軍機處通令沿海各省加強武備。這項命令自是包含臺灣的布防與整備。而該整備由臺灣兵備道劉璈掌管。得此令劉璈,築砲台,建堡壘,購新槍,置水雷。並將全臺灣分成前(澎湖)、後(臺灣東部)、北(臺灣北部)、中(臺灣中部)、南(臺灣南部)各五路。此五路分別由台澎兵備道,臺灣鎮總兵、提督、副將、水師副將統領,可獨立作戰。


劉銘傳
1884年二月由於越南政府片面撕毀《順化條約》,法軍增兵攻佔越南北部,迫使清朝重啟談判。5月11日清朝全權代表李鴻章和法國樓打號艦長福祿諾協商,訂下《天津簡約》,清法暫時停戰。但六月「觀音橋事件」爆發,法方決意發動戰爭。為協防臺灣,清朝派前直隸陸路提督劉銘傳以福建巡撫兼欽差大臣的身份前來台灣督戰。7月11日,劉銘傳抵達基隆,增築數座砲台後,7月15日進駐台北城。
戰爭過程[編輯]

第一次基隆戰役[編輯]
主條目:基隆戰役
1884年8月5日,由於雙方談判破裂,法國東京灣艦隊司令李士卑斯(Lespes)率領三艘戰艦強攻雞籠(今基隆市),正式揭開攻台戰事序幕。上午8時整,法軍先對基隆港東的砲台開火,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發擊中法旗艦,但五艘法艦火力猛烈,摧毀守軍砲架,並引發一處彈藥庫爆炸,火勢延燒到緊鄰的村莊。10時許法軍派遣陸戰隊約400名由二沙灣登陸,午後再派水雷分隊徹底破壞佔領區內的砲台設施。姜鴻勝所部則接獲密令撤退,官兵傷亡60餘人[1]。
隔日法軍派遣陸戰隊攻入雞籠市街時卻中清軍福甯鎮總兵曹志忠的埋伏,敗退回艦。李士卑斯只好率領艦隊回到馬祖。劉銘傳在戰報中誇稱「斬首一級,探報法兵傷亡者百餘人,我軍傷亡才數人」「斃其巨酋一」而據Garnot和 Loir的著述是死兩人傷十人,與海軍檔案相符。[2]

8月26日,清朝正式對法宣戰。8月29日,法國東京灣艦隊與中國海艦隊合併為遠東艦隊,由孤拔(Amédée Courbet)擔任司令,率領5艘戰艦再度進攻雞籠。8月30日至31日,法軍展開猛烈砲轟,劉銘傳則徵募民團北上馳援,並封鎖淡水河河口,打算阻止法軍船艦駛入河岸。不久,臺灣兵備道劉璈命令林朝棟等率領苗栗縣鄉勇民團北上協助防守雞籠,阻止法軍登陸。
9月18日,劉璈發佈《全臺漁團章程》,下令將所有漁團收編為水上團練,用以調查法艦情勢並阻止漢人私通法軍的情形。

攻佔基隆[編輯]
9月27日,因賠償問題談判破裂,法國海軍部下令福建外海的遠東艦隊主力攻佔雞籠。9月30日,孤拔帶領5艘軍艦抵達雞籠外海,與原已停泊的6艘法艦會合,然後派副司令李士卑斯率領3艘戰艦攻打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自己則與8艘戰艦攻打雞籠。
10月1日黎明,法軍司令孤拔命令各艦開始砲轟雞籠岸上,隨後派遣千餘人自港口西側仙洞山東南海濱登陸,仰攻仙洞砲台。清軍血戰失利,當日退出山口,仙洞山遂為法軍佔領。
2月清晨,前一日已停泊在滬尾港外的3艘法艦與當地守軍互相砲擊,法巡洋艦德斯丹號受創,守軍新、舊砲台亦被擊毀,遂向雞籠告急。劉銘傳考量滬尾往台北城路途平坦難守,不若雞籠往台北則是多山易守,權衡之下,乃抽調部分雞籠兵力馳援滬尾,僅留下300餘人退守雞籠南方的獅球嶺砲台。
3日,法軍在無抵抗下向前推進,佔領雞籠西部。4日佔領雞籠南方各堡壘及市區,8日佔領獅球嶺各堡壘,雞籠遂全為法軍所佔領[3]。
10月3日清軍自雞籠撤退時,劉銘傳因擔心法軍自滬尾攻入臺北城,原本打算直接後撤至竹塹城,以便長期抗戰。據英國商人約翰·陶德記載大稻埕傳來消息:劉銘傳率領一千多名士兵,攜帶大量財寶離開臺北,行經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時,民眾誤認劉銘傳要逃亡而將劉包圍,甚至被從轎子中拉出來毆鬥,然後監禁在艋舺龍山寺內,直到劉決定坐鎮台北督戰後才被放出來[4]。
劉發現滬尾形勢並沒有明顯惡化,即以章高元部四個營增援滬尾,曹志忠部仍折回雞籠,在水返腳(今汐止)一帶扼守。
攻下雞籠後,法軍戰艦於10月4日全面砲轟滬尾,共發射了一兩千枚砲彈,但僅造成清軍10多人傷亡。
淡水戰役[編輯]
主條目:淡水之役
滬尾登陸戰[編輯]
1884年(清光緒10年)10月8日,法軍再度砲轟滬尾,並在原淡水港口英國籍引水人卡洛力(Carozzi、本名:卞特利(Bently))協助下、引爆清軍所布下之淡水河口防衛水雷。之後突破清軍的海上封鎖線,成功靠岸。法軍由利士比總指揮,由「雷諾堡號」(Châteaurenault)艦長波林奴中校任前敵指揮官率領六百人(5個陸戰隊連)在今沙崙海水浴場發動登陸戰。清軍指揮官劉銘傳派章高元部支援,鎮守當地的漳州鎮總兵孫開華與章高元、劉朝祐等人率領3000名軍勇埋伏各處,襲擊法軍部隊。戰鬥過程中清軍人數較多,指揮有序,戰技不輸法軍。因此戰鬥至下午一點時法軍已被困在凹地樹林中,死傷慘重,被迫撤退回艦。清軍成功守住滬尾。
10月10日,法軍降半旗為陣亡將士致哀。清軍則開始増援滬尾,當地駐守兵力達到6000人。10月13日,法國戰艦主力開始駛向雞籠,登陸部隊則越過七堵,朝大稻埕逼近[來源請求]。
第二次基隆戰役[編輯]
主條目:基隆戰役
封鎖臺灣[編輯]
法軍自淡水之役戰敗後,自認已無力攻佔臺灣北部,改而封鎖台灣海岸線。10月23日,遠東艦隊封鎖台灣行動開始,將封鎖線由臺灣南端南岬(今屏東縣鵝鸞鼻)延伸至東北部的烏石鼻(今宜蘭縣頭城鎮烏石港),並請求法國政府派遣陸戰部隊前來增援,至11月4日已得到1800名兵力;面對法軍封鎖,清軍増援部隊改由卑南(今台東縣台東市)沿岸登陸,同時在暖暖一帶增加義勇民團人數,準備迎戰法軍。11月1日,曹至忠帶領1200名士兵襲擊獅球嶺,試圖收復該戰略要地,但被法軍發現後,從山頂砲擊,並以機關槍掃射,清軍傷亡四十多人後被迫撤退。
11月7日,法軍探查暖暖時遭遇清軍,暖暖之役爆發,但在團練首領周玉謙等人堅守下,以及林朝棟、曹志忠支援下,法軍連攻三日卻遭擊退。11月11日,孤拔再度請求3000援軍,打算由雞籠進攻台北,但未得到回應。而法軍則於11月13日起派出搜索隊探測敵情,準備攻打月眉山一帶的清軍防線。清軍亦派出李秉鈞探視法軍敵情。[5]
月眉山攻防戰[編輯]
12月29日,銘軍600人自卑南登陸,清軍開始打算包圍雞籠;1885年(清光緒11年)1月6日法軍「非洲軍團」971人抵達雞籠,開始朝暖暖推進,雙方決戰氣氛濃厚。1月7日,法軍將封鎖線由南岬延長至卑南,隨後於1月10日因擦槍走火,雙方爆發鳥嘴峰之役,由於清軍迅速增援,法軍被迫於隔日撤退。時孤拔與李士卑斯皆認為不應在臺灣發動陸戰,但法國政府為增加談判籌碼,仍要求孤拔至少打贏一場勝仗,並佔領雞籠礦山。1月20日,法國外籍兵團約1000人抵達雞籠,使陸戰總兵力達到近3000人左右,足以發動陸戰。
第一次月眉山戰役[編輯]
1月25日,法軍李偉林(Bertaux-Levillain)中校指揮四個中隊共1900名法軍四路進攻清軍防線,其中一路400人襲擊深澳坑(今基隆市信義區)後方,另外三路主力進攻清軍守備較弱的月眉山,於是第一次月眉山戰役正式爆發。開戰之初,駐守月眉山的民團潰敗,法軍攻佔山頂,但隔日張仁貴等人率軍反攻,而在深澳坑擊敗另一路法軍的曹志忠、林朝棟也趕來支援,雙方展開激烈的攻防戰。1月28日在曹志忠指揮下,清軍逐漸逼退法軍,奪回山頭,最後兩軍分別在山頂與山腳下建立碉堡。1月30日,曹志忠與林朝棟發動夜襲,雙方激戰至隔日清晨才撤軍,戰役方告結束。另一方面,清軍將領聶士成率領850名淮軍於1月28日登陸卑南,北上增援。法軍則試圖攻佔林朝棟鎮守的大武崙砲臺,但未成功,轉而擬定佔領澎湖的作戰計畫。
第二次月眉山戰役[編輯]
3月4日凌晨3點,法軍派出1280人襲擊清軍防線,第二次月眉山戰役爆發。此戰法軍先攻陷深澳坑的防禦土牆,截斷劉朝祐防守的戲臺山,隨後擊潰蘇得勝派來的500援軍,並包圍月眉山的曹志忠本部部隊,佔領月眉山頂。3月5日,曹志忠發動突襲,將法軍略為擊退,隔日攻打月眉山頂的法軍,但卻失敗,而鎮守鳥嘴峰的民團則於當日潰敗,法軍改由枕頭山、竹嵩山和龍潭堵3路圍攻曹志宗本部,另外派軍由鳥嘴峰深入深澳坑後方,依序擊潰蘇得勝、提督劉朝祐與曹志忠等部隊。3月7日,清軍僅剩鎮守大水窟(今基隆市信義區)的林朝棟、四角亭(今臺北縣瑞芳鎮)的蘇樹森未敗退,但因主力潰敗,兩軍只好放棄陣地,掩護清軍主力撤退至基隆河南岸的暖暖、五堵,劉銘傳則親率400人馳援六堵,而法軍因彈藥用盡,加上當晚大雨不停,溪水暴漲,故僅僅追至基隆河北岸。
澎湖戰役[編輯]
主條目:澎湖之役
攻佔澎湖[編輯]
3月14日,法國政府停止增援雞籠戰事,並命孤拔攻佔澎湖。3月29日,孤拔率領遠東艦隊8艘戰艦進攻媽宮城(今澎湖縣馬公市),清軍將領梁景夫死守四角仔要塞,與以砲轟還擊,但法軍火力強大,至3月31日時幾乎夷平整座要塞,鎮守清軍死傷慘重、完全瓦解,法軍得以順利佔領澎湖。倖存的中國士兵靠漁船有一些跑到廈門,還有一些被土著捉去交給法軍。法國人死5人傷12人,傷者中地位最高的是來自Triomphante號的海軍上尉波羅。中國人陣亡三百傷四百,包括數名高級軍官[6]3月30日,隨着諒山棄守(法國人不知道鎮南關,而知道諒山,並稱之為「東京事件」-TONKIN AFFAIR)的消息傳到法國本土,總理茹費理(Jules Ferry)下臺,法國內閣以306對149的票數否決了「軍費議案有優先權」提案[7]。而茹剛一辭職法國就同意「應先前要求」給越南法軍墊付五千萬法郎「人們認為是法國戰爭計劃的象徵」[8]。4月3日,孤拔將雞籠法軍撤至澎湖,準備調往越南增援。
4月14日雙方開始談和,令孤拔解除對台封鎖。4月15日,法軍正式解除封鎖。但於和約訂下為止都仍佔領澎湖。隨後法國政府與清朝展開談判,清軍與法軍未再爆發戰事,但五月與六月之間澎湖流行瘟疫,法軍病死若干,甚至司令孤拔也罹患赤痢,並快速惡化成貧血。
6月9日,在英國的調停下,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Patenotre)在天津簽訂了《中法天津條約》。6月11日,孤拔於澎湖馬公因病去世。
6月13日,遠東艦隊接獲和談通知,6月16日由李士卑斯代理艦隊司令一職,前往雞籠交換俘虜,並於6月21日撤離雞籠,8月4日完全撤離澎湖,俗稱西仔反的清法戰爭台灣戰事才完全落幕。
影響[編輯]

這場戰爭法軍因赤痢、瘧疾與霍亂而死傷慘重,被迫不斷請求增援部隊,而臺灣也因法軍封鎖,造成主要外銷商品茶葉與樟腦無法出港,加上官員不斷徵求民團助戰,開銷頗大,導致財政困難,經濟衰退,直到臺灣建省後得到福建財政支持才得紓解。
在西仔反戰役中,法國政府試圖以臺灣作為威脅清朝的籌碼,而清朝則全力支援臺灣戰事,希望拖住遠東艦隊,以防其北上攻打燕京,結果西仔反戰事的確拖住了法軍艦隊的攻勢,使得孤拔雖佔領基隆,得到足夠燃料,但北上作戰的計畫落空,最後病逝馬公,這對中法戰爭的戰略局勢影響甚深。
清朝於此戰發現臺灣的海防戰略價值,在戰後宣布臺灣建省,命劉銘傳以福建巡撫的身分兼任首任臺灣巡撫,推動臺灣新政,強化臺灣自身的防衛能力。並於澎湖群島興建新砲臺及強化舊砲臺防禦能力。
因戰事集中在臺灣北部,該地的戰略價值被突顯強化,因此新政時省城雖在大墩城(今臺中市),劉銘傳卻多移往臺北城,新政也集中在臺灣北部,這令臺灣的政經中心由臺南移往臺北,並持續至今。
法軍攻淡水時,淡水人迎出清水祖師神轎助戰,竟然擊退法軍;因此光緒帝賜「功資拯濟」御筆匾額,現掛於艋舺祖師廟正殿。因祖師顯靈,造成艋舺、淡水雙方信徒爭相奉祀,從此祖師神像由艋舺、淡水輪流奉祀,而淡水祖師廟正殿亦掛有「功資拯濟」匾額之複製品。
參戰鄉勇於戰後發展成棟軍,更於1895年發展成抗日主力軍隊義軍。(參見李惟義)
2004年為中法戰爭暨台北建城120週年,台北市於當年9月3日將中法戰爭清軍陣亡將士入祀台北市忠烈祠。
文化資產[編輯]

清法戰爭遺址:市定古蹟,位於基隆中正區中正路與東海街交叉,由「法國公墓」與「民族英雄墓」組成,紀念清法戰爭時犧牲將士。 法國公墓建於清光緒十一年 (西元1885年),共有四座古墓是園內最重要的文物,有花崗石墓碑及砂岩墓碑,砂岩墓碑已風化且有斷痕,墓碑上的圖騰以十字架及圓圈形圖案為主,園中亦有日治初期所建造的紀念碑。民族英雄墓中法戰後建墓埋葬清國軍隊及義勇軍的陣亡將士。日治時代因興建馬路被拆除,當地士紳又建「清國人之墓」,戰後重建目前所見紀念碑。
二沙灣砲臺:國定古蹟(原一級古蹟),又名海門天險,位於基隆市二沙灣山上,採用中國城門築法。原位於二沙灣海邊的礮臺,約在清道光年間創建(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基隆守軍擊退英軍,基隆海防受到重視。現址為劉銘傳部隊於中法戰爭後(1885年)所建。現存之建築,如城門、營舍牆基、大階梯、礮座、子牆及儲彈藥庫,居高臨下視野寬廣。
大武崙砲臺:國定古蹟,位於基隆外木山漁港後的大武崙山情人湖的上方,扼守基隆港西側的重要據點。 在中英鴉片戰爭及清法戰爭時,清政府均派兵駐防,但今見礮台應為日治時代所改建之結果。 遺址保存良好,包括營區大門步道、洞窟營舍、東稜堡、北稜堡、南稜堡、避彈壕、蓄水池等。
白米甕砲臺:市定古蹟,位於基隆市,舊稱「荷蘭城」,相傳西班牙人、荷蘭人於此建堡,礮台創建年代在清法戰爭時,但現今建築應為日治時代所改建。遺址保存尚可,有礮盤區、彈藥庫、觀測所、機槍陣地等。礮台成長形配置,一字排開面向海面,是迎敵的第一線,可俯瞰基隆內外全景。
獅球嶺砲台:市定古蹟,位於基隆市獅球嶺,建於清光緒10年(1884年),東西兩側另建兩座砲台,1884年清朝與法國與越南問題,引起清法戰爭攻打基隆,稱這座砲台為「鷹巢砲台」。
二鯤鯓砲臺:國定古蹟(原一級古蹟),又稱「億載金城」,位於臺南市,1874年日本發動牡丹社事件時,清廷一面向日本抗議,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辦理台灣等地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沈葆楨以安平形勢險峻,奏請建造仿西洋式砲台一座。砲台由法國人帛爾陀(Berthaud)設計,從同治十三年(1874年)起建,到光緒二年(1876年)完工。中法戰爭時,法國艦隊曾經侵擾安平外海,被億載金城的守軍開炮驅離。
風櫃尾荷蘭城堡:國定古蹟,位於澎湖縣,西元1622年由荷蘭人所興建,台灣最早完成之西式城堡,位於馬公風櫃尾小半島上,俗稱「蛇頭山」,與馬公半島共同扼守馬公灣。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一月,因中法之間戰雲密布,劉璈緊急整修本砲臺及西嶼砲臺,翌年三月,法軍攻擊臺北失利,將軍艦調往澎湖,二十九日七時艦隊航入澎湖灣,本砲臺曾發砲攻擊,約八時許守軍即宣告棄守。
孤拔中將墓地與蛇頭山法軍萬人塚:孤拔於6月11日死於澎湖馬公,遺體於當年八月被運回法國八月二十六日為其舉行國葬,而他的遺物與戰死海軍主計長戴爾及海軍陸戰隊中尉若罕埋骨於馬公市民族路與民生路口,日治時代法國政府每年撥款委由臺灣總督府代為維護管理,民國43年法國政府將海軍主計長戴爾及海軍陸戰隊中尉若罕的遺骨遷往基隆法國公墓,現址只剩重建的紀念碑一座,供後人憑弔。
滬尾砲臺:國定古蹟(原二級古蹟),位於臺北縣淡水鎮油車里油車口山坡,中法戰爭結束後所興建砲臺,創建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門額「北門鎖鑰」,光緒十五年(1889年)裝配完工,並未參與任何的戰事。中法議和後,臺灣巡撫劉銘傳與閩浙總督兼福建巡撫楊昌濬,積極籌辦臺灣、澎湖善後防務。劉銘傳以澎湖、基隆、滬尾、安平與旗後等五口各居臺灣防隘,興築砲臺以便防衛。

------------------------------------------

 【法軍犯台,觊觎煤礦】
  光緒10年3月18日,法軍一艘巡洋艦哇爾號(Ie Volta)從香港抵基隆,了望繪圖,強行購煤,欲入炮台受阻,乃開炮威嚇。
  地方官乃令商行送煤一千擔始得平息。
  I燒存煤,戰術至當:
  光緒10年6月13日(1884.8.2日),在福建巡弋的法國「中國艦隊」指揮官李士卑斯(Lespes),接到本國「破壞基隆港防備並占領基隆市街及附近煤礦」的命令,就統率旗艦加列索尼爾號(Galissonniere)及1艘巡洋艦、2艘炮艦,侵入基隆,向守軍蘇得勝提出最後通諜,要求蘇得勝于15日上年8時交出炮台。
  蘇得勝不肯,諸將乃一面嚴防,一面飛報。
  劉銘傳得訊親馳戰。
  6月15日早晨8時,李士卑斯就命令各艦開炮,攻打港口要塞。
  蘇得勝督兵迎戰,揭開台灣保衛戰之序幕。
  社寮島(今和平島)有新築炮台五尊,督炮營官源姜鴻勝下令炮還擊,第一炮就擊中法艦。
  雙方炮戰中,又有3顆炮彈落在加列索尼爾號上,李士卑斯一看正面攻擊,知中國炮,只能正攻不側擊,急令各艦轉移位置,五艘法艦開始對岸上猛烈炮擊,不久社寮島炮台前壁被炸毀,並炸死中國守軍炮手,于8時45分,火藥庫被法艦擊中,爆炸起火燃燒,兵82人被炸死,同時延燒到附近村莊,蘇得勝下令撤退。
  10時左右,法軍馬丁(Martin)中校率位亞爾號的陸戰隊400名,在艦炮掩 之下,從二沙灣登陸,占領無線電山。
  午後法軍水雷分隊將占領區內所有炮台的中國設備全部破壞。
  (附注)
  劉銘傳(1836年9月7日,道光十六年生-1896年1月12日,光緒二十二年逝世),字省三,號大潛山人。
  安微合肥西鄉人(今肥西縣),是中國清朝末期的一位將軍和大臣,是淮軍重要將領,臺灣省首任巡撫。
  劉銘傳出生窮苦,11歲喪父,生活極爲艱苦。
  18歲時放棄讀書,落入江湖,曾一度上山做強盜。
  1858年他的母親因爲受牽連自殺。
  劉銘傳還鄉做團練。
  他曾一度想加入太平天國,但沒有這樣做,同時他一開始也反對清政府積極對抗太平天國。
  1857年劉銘傳拒絕當時合肥知縣的求救而被捕,此後不久又被釋放。
  從此他投靠李鴻章的淮軍開始加入對太平天國的戰爭。
  1864年劉銘傳所率部隊攻克常州,俘虜陳坤書,被因此晉升為直隸總督。
  1867年劉銘傳因對撚軍作戰有首功,被封為一等男爵。
  劉銘傳在北京做官時與其他官僚相處不和,因此他辭職或被免職還鄉。
  他在家鄉進行了一些建設工程(如創辦肥西書院等),修祖祠。
  1884年中國與法國因越南的戰爭爆發,而使得劉銘傳被清廷重新啟用派往臺灣。
  劉銘傳在台灣時多次擊敗法軍登台的計劃,在滬尾大捷中最終使法軍放棄了登台的計劃。
  1884年中國與法國因越南的戰爭爆發,而使得劉銘傳被清廷重新啟用派往臺灣。
  劉銘傳在台灣時多次擊敗法軍登台的計劃,在滬尾大捷中最終使法軍放棄了登台的計劃。
  1885年清廷將臺灣從福建分離出來建立臺灣省,劉銘傳任巡撫。
  參考資料:http://www.ncku.edu.tw/~lifeguid/chinese/soccer/soccer/study/4.htm
  劉銘傳(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安徽人章高元在中法戰爭中,幸頼台灣仕紳有錢出錢有力,軍民同心,守土有責!沒想到他在臺灣留下這兩件文物,真得很寶貴喔
蘇來VS.章高元
筆名蘇來的龔宏琦,日前當選國立臺南二中傑出校友。蘇來是1970~1980年代著名的歌手與作曲家,民歌時代曾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包括陳明韶唱的〈浮雲遊子〉及王海玲唱的〈偈〉、鄭怡演唱的〈月琴〉、施孝榮演唱的〈中華之愛〉;其中〈中華之愛〉獲得金鼎獎最佳作曲獎。他也是民歌時期少數橫跨「金韻獎」及「民謠風」兩大陣營的人物。而〈迎著風迎著雨〉則被救國團收為團康歌曲。
蘇來自述因為高中時從古書讀到「后來其蘇」句(《孟子.梁惠王篇》:《書》曰:「傒我后,后來其蘇。」)認為意境高遠,且母親就姓蘇,於是採為筆名,投稿校刊,沿用至今
龔宏琦說,他們龔家是在中法戰爭之後才從福建遷來臺灣經商,當時府城已無發展空間,遂住在小西門城外,約在現今保安宮東側一帶,所以他幼時常在保安宮出入,對戲曲很有興趣。
其實當時保安宮尚在府城外郭保護的範圍內,因為道光年間張丙事件之故,從小西門一路加圍了一道外牆,蜿蜒曲折,通往小北門,把五條港區整個包羅進來,仍是一個大甕城的概念,以致於西北方的兌悅門就俗稱「甕城腳」。
說到蘇來筆名由來,祀典大天后宮正殿右側梁上,就懸有一方匾額《后來其蘇》,而獻匾之人乃是來臺參與過中法戰爭,後因功升至臺灣總兵的章高元(1843~1912),這也正是龔家從唐山遷臺的關鍵時刻!
據維基百科,章高元出身安徽合肥,原為劉銘傳的部屬,參加過太平天國與捻軍等戰役,累功升至總兵,獲賞「奇勇巴圖魯」勇號,先後在1874與1884年兩度來臺防衛日本與法國的入侵。第二度來臺時,法軍已至基隆,章高元率部屬半夜衝進法營,短兵相接,法兵大敗,其後在西仔反淡水之役中也獲得大勝,先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1885年再升署臺灣總兵。
祀典大天后宮的《后來其蘇》匾,就是1885年章高元所獻贈的,落款長達四十個字:「欽命提督簡放山東登萊青總鎮年昌阿.署福建臺澎掛印總鎮奇車博.巴圖魯世襲雲騎尉章高元」敬獻。此外,章高元同一時間也向臺南天壇獻贈了一塊《赫濯聲靈》匾
章高元是首任青島總兵
(1) 臺灣世族的社會責任與文化 Cl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ulture in Taiwan | Facebook https://bit.ly/2WeayPM

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

章高元(1843年-1912年)[1],字鼎臣,安徽合肥人,清末淮軍將領[2][3]。
生平
章高元早年參加淮軍,為劉銘傳的部下,曾參與鎮壓太平軍、捻軍,累功升至副將。後來他被劉銘傳派任騎旅先鋒,轉戰於山東、安徽。在安丘之役,他因功擢升總兵,賞「奇勇巴圖魯」勇號。[3]
1874年,日軍侵略臺灣,自琅嶠(今恆春)登陸。章高元奉命隨軍入臺灣,事後撤回大陸,駐江陰。1884年,法軍入侵臺灣,章高元隨劉銘傳渡海守衛臺灣。當時法軍已占至基隆,他誓死請戰,率部「乘夜蹈入法兵壘,短兵肉搏,鋒利不可當,法兵多死」。在西仔反淡水之役中,章高元率部取得大捷。戰後,他因功升簡署澎湖鎮總兵,賞換「年昌阿巴圖魯」勇號。[3]1885年(光緒十一年)奉旨接替張家賓擔任臺灣鎮總兵。[4]他奉上級命令開闢臺灣的山區,「篳路藍縷,頗奏膚功」。[3]
1887年,他轉任山東登州鎮總兵。1892年秋,他率嵩武軍兩營與廣武軍兩營共四營軍隊約2000人駐防膠澳。在膠澳駐防期間,他主持修建了膠澳鎮守衙門、兵營、軍火庫、炮台、前海棧橋碼頭、電報局,修築了通往膠州的大路,對青島建置之初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一定貢獻。[3]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他奉旨率八營軍隊增援遼東半島,駐蓋平,在蓋州河南岸迎擊來犯的日軍,使日軍遭到重大殺傷。[2]甲午戰爭結束後,他率軍返回膠澳。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藉口,派其遠東艦隊入侵膠州灣。章高元迫於朝廷禁止開戰的命令,又兼所轄武力不足,故率部撤到附近的後四方村,後來又撤到滄口。11月19日,章高元受德軍要挾赴德軍兵營進行談判,被德軍扣留。12月3日,他被放回。12月17日,他奉令率部全部撤離膠澳,退守煙臺。1898年2月,他遭到免職。[5][3]
1900年,他任天津鎮總兵,不久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來他稱病辭免,寓居南京。[3][2]
1912年,他病逝於上海
章高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LnOfon

姜鴻勝+社寮島(今和平島)營官姜鴻勝督砲還擊,五發砲彈中有三


章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位。
來源
系出姜氏,齊太公支孫封國於鄣,後為齊所滅,子孫去邑為章氏,望出豫章。
出自任姓,《左傳·隱十一年》不敢與諸任齒。《正義》謝、、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也。
漢代章弇原為仇氏者,因避仇而始改之為章姓。
元朝人章卿孫原姓劉,因由章姓人撫養長大,也以章為姓。
據《元史·孝友傳》所載,章卿孫,本姓劉,幼為章姓養子,遂姓章。
清滿洲人姓氏有章姓,世居大凌河。
清滿洲八旗姓章佳氏後改為章姓。
明清時雲南北勝州副同知姓章,系蒙古人;後來改為單姓章。
當代土家族中原有人以姜加孔或姜加阿寅勒為姓,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後來也省作單姓章
--------------------------------
經考證,從姜尚起到如今,歷史上共有102個氏都是從姜姓繁衍而來,有的姓氏還有別的起源,但是姜姓卻是他們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其中包括呂姓、許姓、章姓、謝姓、齊姓、高姓、國姓、雷姓、易姓、方姓、文姓、申姓、盧姓、柴姓、慶姓、賀姓、紀姓、丘姓、薄姓、賴姓、蓋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駱姓、左姓、充姓、酈姓、逄姓、連姓、向姓、谷姓、聶姓、尚姓、焦姓、柯姓、饒姓、景姓、浦姓、厲姓、強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個單字姓氏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申屠、公牛姓等38個複姓。[6] 
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話,姜姓的分支姓氏則達到247個。  https://t.ly/3EJ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