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姜提昂

從白衫軍二十五萬人送仲丘,到柯文哲現象之社會分析,都涉及一個基礎理論:社會變了!於是有人主張政黨納入這股新勢力,有人則寄望第三勢力再起。問題核心是:社會變了,那到底是甚麼變了?答案通常相當一致:因為公民厭惡藍綠惡鬥。是這樣嗎?

從有藍綠以來,「厭惡藍綠惡鬥」就已經存在;就好像男女分手,問他們為什麼,他們通常會告訴你,因為「個性不合」,而真正原因,沒人知道,也通常不再被追究。必須注意的是,當某一個問題,已經形成接受度高的標準答案,甚至成為流行語的時候,就必須懷疑它的真實性。

從政論節目收視率持續高檔,名嘴照樣滔滔不絕來看,所謂厭惡藍綠惡鬥,顯非事實。連藝人雞排妹都不怕標籤化,興致勃勃加入名嘴行列,足見所謂「社會變了,變得再也無法忍受藍綠惡鬥」之說並不正確。那麼,到底是甚麼變了?

從歷史角度來看,大凡大規模社會變革,通常均因「工具革命」而起。譬如活版印刷術發明,教徒取得聖經容易,不再仰賴教會,於是爆發宗教革命,思想解放,繼而發動啟蒙運動,掀起民主革命浪潮,形成普世價值,延續至今。

數位革命進化以來,公民取得資訊容易,且,手機角色從「個人電台」進化成智慧型「個人電視台」,這個革命的結果就像「教徒」越過「中古教會」,人手一本活版印刷聖經,直接與上帝接觸;群眾也手持智慧型手機,越過政黨,直接群聚接觸,直接向決策者叩關。

因此,所謂街頭主角變了,並不是公民厭惡藍綠惡鬥,而是他們有能力擺脫「群眾運動的傳統仲介者」政黨。政黨要做的調整,是大幅降低「街頭仲介」角色,而強化「落實群眾訴求」的受託立法的建設性角色。

若能這樣調整,原本的政黨惡性競爭會獲得改善,爭取選票程式,會合理化:先有公民運動展現訴求及其規模,後有政黨爭取擔任「落實訴求」的受託人。

公民則客觀檢視,哪一個政黨更能落實公民訴求,就支持哪個政黨。這比原來的「政黨自己發動群眾」以強化自己在國會之影響力,要客觀得多;而對國民黨這種「黨產扭曲民意」的政黨則壓力無限。(作者為台灣北社理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