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朝政府1911年為了資助湖廣鐵路建設而出售了這批債券,這批國債即為「湖廣鐵路五厘利息遞還金英鎊借款債券(湖廣債)」傳出美國將向中國追討清朝高達1兆美元的債券。黃國昌指出,尷尬的是,中國向來不認這筆債務,主張是「中華民國」的債務,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以來都聲稱自己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清朝政府1911年為了資助湖廣鐵路建設而出售了這批債券,這批國債即為「湖廣鐵路五厘利息遞還金英鎊借款債券(湖廣債)」,但清朝被推翻後,中華民國一直不承認這些債券,1949年,中共也同樣不認,不過美國人數十年來都持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寶島債將使台灣成為中國金融泡沫的犧牲者

 

中國去年兩度發生錢荒,幾乎引發金融風暴,企業融資不易,估計今年將出現中國企業到境外發行債券的熱潮。在此同時,馬政府為了盲目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發行寶島債乃是政策重點,去年底即一舉讓中國四大銀行發行了六十七億人民幣債券,未來三年預估寶島債將達六百億人民幣規模,台灣勢將成為中國企業海外發債的重點地區。如此一來,若是中國爆發金融危機,台灣將首當其衝,成為重災區之一。

二十多前台灣就創造了經濟奇蹟,然而隨著股房市大漲,全國陷入金錢遊戲的瘋狂熱潮,製造業更因勞動、土地成本上揚而外移,經濟成長出現隱憂。那時台灣產業發展的最大問題乃是資金、人才、技術西進中國,不但為中國經濟加分,更培育出我國產業的強大競爭對手。據官方統計,從政府開放中國投資近十七年來,上市櫃公司累積金額已達一.五六兆元,而馬政府執政以來,上市櫃公司匯往中國投資金額,每年都破新台幣千億元,台灣失血之嚴重可見一斑。

縱然如此,那一波的資金登陸,乃係台商為了降低成本而投資於廠房設備,以維繫企業的永續經營,是投入實體經濟。如今中國銀行、企業透過寶島債對台吸金,卻是台灣債券投資人賺取資本利得的投資行為,因此,資金的安全性已與中國的金融體系掛鉤,必須承受中國經濟泡沫化破滅的高度風險。故而,吾人必須探討中國的整體國家風險,才能正確評估寶島債發行的利弊得失。

其實,有三個角度可以看出中國當前的國家風險︰一,在金融海嘯後,中國曾以四兆人民幣推動內需,至今未曾收縮銀根,且據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估計,中國的廣義貨幣發行餘額已突破一百兆人民幣,佔世界貨幣供給量四分之一,其數額約為美國的一.五倍、日本的一.七倍,比整個歐元區總和多出二十餘兆人民幣,實在看不出為何中國會缺錢?資金氾濫卻發生錢荒,顯然資金都流向房市、商品市場進行投機炒作,而真正需要資金的企業卻借不到錢,形成一個金錢遊戲的大泡沫,並且處於破裂的邊緣。

其次,豐沛的資金亦投入中國地方債。中國為了保增長,地方政府透過融資平台大量舉債,名為推動建設,實質上卻是華而不實的蚊子建設,多數只是貪腐的溫床。根據中國官方統計,目前地方債約十一兆人民幣,似乎尚未進入危險期,但外國的報告卻透露出不同的訊息。去年十月渣打銀行的研究報告指出地方債逾二十四兆人民幣,約佔中國GDP的四成,約為官方估算值的兩倍;而摩根大通的研究則是地方債總量超過二十五兆人民幣,是美國二○一二年地方負債的二倍。 更嚴重的是,中國地方債這兩年將進入還債高峰,中國中央政府雖可能允許地方政府舉短支長、借新還舊拖延一時,但終非長久之計,未來若是引爆,其衝擊規模之大恐不亞於雷曼兄弟、美國次貸風暴,中國債市勢必崩盤,屆時寶島債豈能倖免?

第三,中國的GDP成長縱然無法像以往動輒兩位數,但最差也有「保七」的實力。這樣的績效跟其他國家比較,是相當傑出的,何以這幾年中國股市疲弱不振,去年甚至淪為全球表現最差的十大股市之一,連歐豬五國都不如?金融市場的低迷,似乎意味中國經濟存在令人看不見的危機,資金流向這樣的國家,豈非羊入虎口,有去無回?

總之,中國經濟正處於爆破的邊緣,因此積極對外發行人民幣債券引進較其國內更便宜的資金,是化解其內部危機的手段之一,加之企業可運用此資金活水擴大生產,打擊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尤其台商企業,實屬一舉兩得的策略。而且,不管此一策略能否得逞,成功則中國經濟渡過難關;失敗了,部分損失則是外國債主共同承擔,對中國而言是相當高明的策略,只是台灣的寶島債投資人難道為了區區三點多%的利息,要承受如此巨大的風險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