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台進士-鄭用錫(1788-1858)詩句:舂檳榔/蘇東坡、朱熹、劉伯溫、鄭用錫都吃過的東西/生長蠻煙瘴雨鄉,非關消食饋檳榔。可憐衰齒全無用,薄味仍須借汝嘗/「土產檳榔,無益饑飽,云可解瘴氣,薦客先於茶酒」,因此過去庶民生活中,吃檳榔是雅俗共嘗,不可或缺的/國定古蹟「進士第」,為開台進士鄭用錫住宅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科舉文化/科舉制度自唐代以來,分設文武兩科,故宴請中鹿鳴宴、瓊林宴為文科宴,鷹揚宴、會武宴為武科宴/皇帝或派大臣通過殿試錄取的就是進士,其中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科舉制度,自隋文帝首創,沿用千年,至近代清末止。1904年,清朝「甲辰恩科」為中國的千年科舉劃上了一個句號/「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明朝的王敬止和張和即因面醜、字醜被改為榜眼,正德年間舒芬也因為面貌醜陋差點失去狀元資格+吳情諧音為「無情」,發榜時,將他由原定之狀元貶為探花/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幫進士都被公派留學/殿試發榜用黃紙,故稱金榜,又分大小金榜,故考中進士者稱「金榜題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hfxOQT


把古代的「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換成現代教育,又會是什麼學歷呢?古代的秀才學歷大約與高中生差不多-通過鄉試而獲得舉人頭銜的人,大約就是國立大學畢業或是碩士學歷-通過會試的舉人,被稱之為「貢士」,他們也是即將參加殿試的學子;貢士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學位-參加殿試之人排出個前三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進士」幾乎等同於進入中科院的教授 https://is.gd/HnasXG


台灣最後1位進士汪春源後人、中國全國台聯會會長汪毅夫,應邀在「科舉制度在台灣」學術研討會發表專題演講。(洪榮志攝)

首度以清代台籍進士為主題的「科舉制度在台灣」學術研討會,17日在成功大學登場,完整呈現台灣科舉文化的歷程,今天將邀請10位兩岸的台灣進士後人,在台南市祀典興濟宮「官廳」舉行座談,追溯彼此先祖情誼。

成大人社中心、成大中文系及北京台灣會館等單位,17日在成大文學院舉辦「科舉制度在台灣」學術研討會,發表15篇論文,從諸多面向探討科舉制度在台灣的歷史與發展。

中國全國台聯會會長汪毅夫應邀以「府城的光榮」發表專題演講。他從「開台進士」陳夢球談起,全程以閩南語介紹施瓊芳及施士洁父子、陳望曾、黃裳華、許南英及台灣最後1位進士、他的曾祖父汪春源等人的事蹟。

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台灣會館負責人鄭大補充說,清代台灣共出了33位進士,第1位康熙33年進士陳夢球是興建台南孔廟的陳永華兒子,最後1位則是光緒29年的進士汪春源。其中台南有11人,彰化有8人,嘉義有5人。

成大中文系教授陳益源指出,科舉制度是中國考試選才特別的制度,從隋朝到清朝整整沿用1300年,台南是中國科舉制度傳入台灣的起點,北京台灣會館也是因應台灣士子赴京趕考而設。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吳志友表示,孔廟前共有198個題名碑,刻有歷代5萬1624名進士的姓名、籍貫與名次,是研究歷代科舉制度最珍貴的史料。


世人相不相信,人一生中的功名利祿、生死富貴,乃至婚姻都是有定數的,有些人雖然是通過努力得到了這些,但殊不知努力也是其人生的一部分。且說唐朝曾任河中少尹也就是任山西府副職的鄭復禮,進士未及第前曾參加過十次科舉考試,但每次的結果都是落榜。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換來的是這樣的結果 https://is.gd/qGUBrX


清朝科舉制度簡介_彌勒內院看門人_新浪博客 - https://goo.gl/M6aQxG
清朝科舉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儒生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統稱為儒學)。儒學和孔廟在一起,稱為學宮。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為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為附生。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迴舉行的科考,成績優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後一般要舉行複試。
    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科舉的初步考試,一個是科舉的正式考試。科舉的初步考試有這麼三種,一種叫童試,一種叫歲試,一種叫科試。童試,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開始應初試的時候稱做“童生”,童生經過一定的考試選拔,在縣里面選拔了以後到督學進行考試,督學考試合格就可以稱做“秀才”了。范進是多年的童生,最後終於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這也是一個選優的過程,這叫“歲試”。每三年還要參加一次大的考試,叫“科試”。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為了推舉舉人考試的資格,通過這個考試的提名,便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范進剛好趕上童試這一年也是科試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試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這是科舉的初步考試。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接下來是科舉的正式考試,它也有三種:鄉試、會試、殿試。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試。鄉試考中了以後就稱為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舉制度規定,舉人可以到吏部註冊,可以取得一定官職,可以當縣官了。當然這個職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額。舉人的名額很少,那麼舉人當中候補做官的人就更少了,這樣就往往有候補官。這是第一種鄉試。接下來是會試。會試是緊接著鄉試,在第二年的二月份舉行。鄉試是頭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試,叫“春試”,這就是會試。會試如果考中了,稱為貢士,貢士每年的名額大概有300名左右。會試考完以後還要進行第三場考試殿試,在會試以後的第二個月,大概在4月份前後。殿試是皇帝在太和殿親自考試,考中後就是欽定的進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科舉內容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結構有一定的程式,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製藝。
    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裡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係到一個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升官。所以在小說中說:“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
中國科舉制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8HavTz
中國的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1][2]。
公元587年,隋文帝正式設立科舉制度,[1],在唐朝發展成型,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1905年),持續了1300多年。中國現代社會的公務員選拔制度亦是從科舉制度演變而來[3]。
進士: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狀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唐代舉人赴京應禮部考試都須投狀,因此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為狀元,也叫狀頭。宋代以殿試首名稱狀元。明、清會試以後,貢士須作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為狀元。
榜眼: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探花: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為探花使,遍游名園,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於此,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後,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貢士: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後,經鄉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士。清代,會試考中的為貢士。
會元:科舉制度中鄉試中式為舉人,舉人會試中式第一名為會元。
舉人:原指被推薦之人,為歷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解元:唐代,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相沿稱鄉試第一名為解元。宋以前稱解頭。
孝廉: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為士大夫的主要途徑。明清俗稱舉人為孝廉。
舉主與門生:漢代士人通過察舉和徵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舉的列侯。刺吏、郡稱為舉主,被舉、被辟的賢士便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後科舉考試及第者對主考官亦自稱門生。宋太祖之後,進士由御前殿試取錄,進士從此成為「天子門生」;同時亦明文規定以後舉人不得自稱考官門生。
貢生:明、清時府、州、縣學的生員,凡已考選升入國子監肄業的稱為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秀才:別稱「茂才」。本是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採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反以知府為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
明代科舉制度之特色:
明代科舉制度之特色如下:
考試規定以八股文取士,有一定之格式及字數限制。
考試內容須以朱熹學說為立論依據,所作文章須仿宋經義。
明代對出身翰林之進士極為重視,非翰林不能進入內閣。
明代科舉制度對政治、社會、學術之影響:
明代設科取士,對政治造成下列影響:
1.    政治方面:明代規定進士入翰林院才能出任大官,造成科場有品流之分,進士及第為清流,秀才舉人為濁品,難以升遷。濁流自形卑下,鑽營謀私,致吏治敗壞。
2.    社會方面:士子為搏取功名,終日鑽研八股,對修身立人及天下事務一無所知;考生只能代聖人立言,難以發表己見,終致民智蔽塞。
3.    學術方面:科舉試題出自四書五經,考生文章須倣宋代經義,立論以朱熹學說為依據,規限士子思想,窒礙學術研究,影響日後人文科學及自然科學之發展。
總言之,明清以八股取士,規限士人的思想,妨礙學術的發展,產生了禁錮人才的反效果,故清儒顧炎武評曰:「八股之害有甚於焚書」不無道理。
唐明科舉制度比較
---------------------------------------------------------
明代科舉+清代科舉
明代科舉,大體承宋制,分童試、鄉試、會試及殿試四階段。
1.      童試:在各府、州、縣舉行,每年一次,應試者稱為「童生」,童生須經過縣、府、院三個階段的考試,及格者稱為「生員」,俗稱「秀才」。
2.      鄉試:三年一考,每逢子、卯、午、酉之年,由皇帝選派主考,至各省試士,因於秋天舉行,故又稱秋試。與試者為府州縣學的生員(秀才),且成績優良者,是令學校與科舉合一。鄉試合格者,稱為舉人,舉人可以參加會試,
3.      會試於次年在京師舉行,即逢辰、戍、丑、未舉行由禮部主持、因試於春天,又稱春闈,
4.      再由皇帝親試,稱為殿試,又稱廷試,中試者稱為進士。殿試於會試後不久舉行,其主要目的在評定等第,不會淘汱。
授官
    其等第有三:一甲三人,曰狀元、榜眼、探花,統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統稱「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統稱「賜同進士出身」。取得進士出身的皆由朝廷任官,所謂科班出身。明代特別重視進士及翰林院,英宗以後,更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之說。試後張掛黃榜公佈,俗稱為“金榜題名”。
明、清時,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第二、第三甲優秀者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最低的也授予知縣,比宋代所授的官職更高。 
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則專從四書五經出題,答卷須代聖人立言,根據指定之注疏發揮,如時以朱熹之四書集注為依據。憲宗以前,制義或散或對,無嚴格規定。但憲宗以後,規定作答有一定之格式,即後世所謂八股文。八股又稱「制義」,「其文略彷宋經義,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明史.選舉志>>),其稱為八股者,因全文分八段,每段各有一定之格式,八部分分別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須起承轉合,前後呼應。
明代鄉試、會試分三場:
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五經”義四道
第二場,試論一首,判五條,詔、誥、表內科一道
第三場,試經史策五道。主要以“四書”義取士。
清承明制,又屢有變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成為定制:
第一場,試“四書”文三篇,五言八韻詩一首;
第二場,試“五經”文五篇;
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五道。
至光緒二十七年(1901),又改為:
第一場,試中國政治史事論五篇;
第二場,試各國政治藝學策五道;
第三場,試“四書”義二篇,“五經”義一篇。
但是,僅僅實行了三年,科舉制度就被廢除了。
考試規則
考生試卷首頁要寫上考生三代的籍貫,姓名和歲數。而考生答題時應避免提及廟號、御名和透露個人資料。此外,又有「糊名」、「謄錄」、「搜檢」、「鎖院」、「巡邏」等制度,考官入場後即鎖門,考生有軍士看守,以防士人自由進出;鄉試及會試均考三場,每場以一日為限,當晚收卷。
 
其他科目
  此外又有武舉科,制度與文舉同,也有秀才、舉人。進士等名稱。所試的科目為弓矢刀石之類,獲選者可為武官。
清代除設有武科,更有特科和翻譯科。武科的考試程序跟文科一樣,同為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主要考策論、騎射和兵法。考生名銜為武秀才、武舉人、武貢士和武狀元。至特科為特別的科舉,設立目的主要是招攬明末遺臣,滅其復明之志,而特科考試有一定規限,取士人數不多,如乾隆三年取博學鴻詞科,人數僅五十。特科的科目內容有博學源詞科、山林隱逸科、經濟特科等。至於翻譯科,設立目的主要是給八旗子弟一種鼓勵,每年考秀材二次,舉人、貢士各一次。其要能把漢文譯為滿文,即能授以秀才、舉人、貢士等名銜。
中國科舉時代究竟有多少狀元(不含武狀元和女狀元)呢?據史籍記載,有唐一代,共有狀元139人,五代十國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沿唐制,有狀元11人。宋代有狀元118人。元代的蒙、漢狀元共32人。明朝有狀元90人。清代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科舉制時,其間有狀元114人。總計由唐初到清末,共有狀元504人。
遼金兩代,實以名列榜首的進士為狀元,此外,則遼代的狀元為18人,金代的狀元為15人。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有狀元1人。太平天國的狀元有14人。若上述狀元可與唐、五代、宋、元、明、清狀元同列,則中國歷代狀元共計552人。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為唐高祖武德五年(西元622年)壬午科狀元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為清光緒三十年(西元1904年)甲辰科的劉春霖。
──轉自《中華網》
對明代政治及士風之影響
在政治方面,科舉制度使社會各階層人民皆有機會參政,致使政權不致被壟斷,對於社會融和,大有裨益。同時,舉人限額制度,維持了全國各區域間政治權力分配平衡,避免了政權為少數富裕省份所壟斷,有利國家的大一統。
而考試的規例比前朝尤為嚴密,因而考試制度比以前更加公平和客觀,選拔人才也就比較客觀、公正,樹立了現代考試制度的常規。
加上科舉制度與翰林院聯結起來,使進士出身者有機會於從政前學習政事,有利於將來行政。翰林院的學士和庶吉士,留在中央幾年,一方面讀書修學,一方面觀摩實際政事,培養行政經驗,到將來進為官員,便能應付自如。故翰林院是個為政府儲才的地方,對實際行政,有很大的裨益。
    明代科舉中試者皆任官,由是「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與官。」(<<明史.選舉志>>)所以 明代官吏出身徑只有兩種:進士及第並經翰林院磨練者可任高官,稱為清流;舉人以下的永遠沉在不層,為濁品。這些下級官吏無論學問修養多淵博,從政多勤,因無升遷機會,多因循苟且,不思進取,更甚者濫用職權﹐貪污舞弊,假公濟私。明代中葉以後,吏治日益腐敗,根源就在於胥吏弄權。
    明代科舉盛行,對於士風亦有一定的影響。當時士子,為求中舉,固然不遺餘力,但亦不擇手段。其時士子讀書,為求捷徑,對於五經篇章,多刪而不讀,而僅讀時文提要。同時,更有先擬好題目,加以背誦,企圖僥倖中式。總之,士子用盡種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希望中舉,而不認真讀書求理,所以顧炎武說:「率天下而為欲速成之童子,學問由此而衰,心術由此而壞。」
    而明代科舉試題的內容是以「朱熹集註」為標準,其形式以「八股文」為體例,因出題只限於四書五經,故士子可以束書不觀,只要擬題一、二百道,或取他人文章加以記誦,入場謄出,亦可僥倖中式。致使士子拘泥於形式,創作了無新意,且流於俗套,造成學者固陋,經義不明。如明人丘濬曾謂士子登名朝列,有不知史冊名目,朝代先後,字體偏旁者。故為時人評為「自貢舉法行,學者知以摘經擬題為志,其所最切者惟四子一經之箋,是鑽是窺,餘則漫不加省。與之交談,兩目瞪然視,舌木強不能對」(宋濂:<< 坡集>>)可見士人學問之空疏。
  
    明代以八股取士,士子為獵取功名,終日埋首於空洞的形式和陳腐的內容,所學的與修己治人毫無關係。加上考生不能有個人的見解,只能代聖人立言,久而久之,民族的智慧為之蔽塞,故顧炎武稱︰「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餘人也。」誠為確論。
明代科舉充滿了功名利祿的思想,士人讀書考試的目的只求當官,而對於修己治人之道、國家的安危則漠不關心,當遇上問題時,只會妄談高調,不切實際,對國家社會毫無裨益。
而另一類讀書人則不屑於科舉,這些人覺得政治太過專制,做官過於拘束,八股文亦缺乏意味,故在八股文之外,寫些風流的詩歌,跳出名教的圈套,做一些放浪的行為,如唐寅恃才傲物,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士風之頹廢敗壞可想而知。
清代統治者對於被征服的漢人,推行「抑其道器而揚其文辭」的文化政策,故不但保留八股取士的辦法,而且變本加厲,割裂四書五經的字句以出題(清代制義出題,仍限於四書五經,因範圍狹窄,為了免重複,遂割取其中某句或半句為題目的上半部分,再配上另一意義不相關的半句為下半部分),其八股格式,較之明代更為煩瑣和機械化。此外,由於考試內容狹窄,使人易於擬題傳習,於是士人只習所擬之題,於本經之文,反而置之不讀。,以致中國文化被桎梏了五百餘年之久。此,
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稱:「考試制度自唐宋還可說沒有太大變動﹐到明代變動就大了﹐後來清代的考試都從明代沿下。」可見唐宋之考試制度與明清頗有不同。而明代的考試制度承唐宋已有的基礎﹐益以長期邁進﹐故制度方面的發展較為完備。綜合而言﹐明制殆有下列各優點:
(a) 考試的程序更加完整 明代的考試制度自「童試」、「鄉試」、「會試」以至「殿試」﹐形成一貫的體系。「鄉試」以下與學校相輔而行﹐類似現代的「學校考試」。「鄉試」以上則為任用考試﹐經「童試」錄取後﹐始得為入學生員﹐其後有經選貢至「國學」的﹐一如「升學考試」。於是「學校科舉化」、「科舉學校化」﹐「學校」與「科舉」二者之間取得密切的聯系﹐相輔相承﹐成為歷史上完美的考試制度。
(b) 考試之方法更趨嚴密 明代的「科場規程」甚繁﹐防弊的方法亦至嚴。從考生所帶的考具起﹐即有定制﹐以防「懷挾」。而入場時有「搜檢」﹐進場後有「封鎖」、「巡邏」。交卷時有彌封、謄錄。鄉試、會試揭曉之後﹐又有「磨勘」。此種防弊之方法﹐真是無微不至﹐其間或有一二作弊者﹐一經舉報﹐不惜以嚴刑加以懲治﹐使人不敢有作弊之僥倖心﹐考試的信譽﹐更能加以發展。
(c) 注意人才的培育 到進士及第後﹐還該留在中央政府讀書﹐由中央派一資格老的朝官來教﹐讀書滿三年﹐再加考試﹐成績好的就得入翰林院。明代風尚非進士翰林院就不能為大官。此舉使士子考取進士後留在中央數年﹐對政府一切實際政事﹐積漸了解﹐於是科舉是物色人才﹐進士與翰林為政府儲才養望之階梯。
然明代的考試制度仍存有若干缺點﹐備受當時及後世人所詬病﹐茲略述如次:
(a) 內容狹隘 明代的考試內容注重「經義」﹐而又以《朱熹集註》為標準﹐這實在是因為「詩賦」只論工拙﹐比較近於客觀;經義要論是非﹐是非轉無標準﹐於是不得不擇定朱子一家之言﹐以為是非的標準。但又因為人人能講﹐則錄取的標準更難碓定﹐遂於四書義中演出八股文來。其實八股要求文字有一定的格律﹐以定工拙﹐為客觀取捨的標準。可是演變所及﹐流弊極深。又因考試只就「四書」出題﹐是以學者可以束書不觀﹐只要擬題一二百道﹐或竊取他人文章﹐加以記誦﹐入場謄出﹐亦可僥倖中式。故時人丘文莊已明言「士子有登名前列﹐不知吏冊名目﹐朝代先後﹐字體偏旁者。」而八股文的空疏無用更足以敗壞人才。顧炎武《日知錄》即明言:「時文敗壞天下人才﹐而至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將不成將﹐夫然後寇賊姦究得而染之﹐敵國外患得而勝之。」
(b) 考試內容未求實用 明初考試所立之法則﹐實非專尚制義。太祖洪武三年定制﹐考生中式後尚須試以騎、射、書、算、律以求實用之士。但洪武十七年所頒行之「科舉成式」廢去騎、射、書、算、律五事。正如顧炎武批評為:「文辭增而實事廢矣。」由此可見﹐明初的考試尚其拔取學以致用之人才主意﹐及後則籍此羈糜士子﹐徒重形式上的整齊嚴密;加以作育人才的「國子學」﹐逐漸懈弛﹐有名無實﹐以致學校為「科舉」所奪;學術則為制藝所奪。考試本以甄選人才﹐結果反為錮蔽人才﹐敗壞人才之實﹐為人所詬病﹐尤其在鄭和下西洋和耶蘇會士傳來西方天文、曆算諸學﹐而不能及時改進考試的內容﹐和學授所修課程﹐致國步未能與時俱進﹐誠屬可惜。
(c) 造成清流濁品 明代風尚極重進士與翰林﹐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於是一定要進士及第才能當大官﹐舉人以下就無作大官的機會。由是科舉場中也分了流品﹐進士及第是清流﹐可扶搖直上。秀才舉人則變為濁流﹐沉澱在下面﹐永遠不得超升。
因此錢穆所論「漢代培養人才的是掾屬。唐代培養人才在門第。宋代培養人才在館閣校理之職。到明清兩代﹐始把培養人才的機構歸併到考試制度裏。」確是不錯。
1            清代科舉制度之內容規制
清朝的科舉考試,基本上沿用明朝的舊制。 
(一)考試途徑
i)特科
特科的科目,如山林隱逸科、博學鴻詞科、考廉方正、經學直言、和經濟特科,而以博學鴻詞科的恩隆。特科的考試,不限於一定的程式和時間。特科設立的目的是網羅明末遺老,藉以泯除他們恢復故國的思想和甄拔在野學者及明末遺老。康熙、乾隆年間多次舉行博學鴻詞科。康熙十七年,詔舉此科,得五十人,俱授以翰林官,乾隆元年詔舉此科,得五十人,此科接近於科舉化。
         ii)繙譯科
繙譯科是清代對於八旗滿蒙子弟的一種鼓勵的辦法,即能將漢文譯成滿文或蒙古文,有所謂蒙古繙譯科或滿洲繙譯科,及第一律給以秀才、舉人和進士等。滿洲人初試馬步前;正式試驗,譯四書直解三百字為滿文。蒙古人不試術科,只試繙譯。
         iii)常科
常科:常科分文武考試。文科考四書五經,形式以八股文為主。武科考試分為術科和學科,尤以術科為主。第一、二場考試術科,第三場考試學科。第一場術科試騎射;第二場試步射;第三場學科試論二道,策一道。經過武科小考、鄉試,會試考取,分別可以考取武秀才、武舉人、武狀元、武進士。
2     清代科舉制度之得失
優點:
1)  清代考試制度的內容,就人事行政的立場而言,為一種公允客觀的測驗人才之方法,其以八股文取士,作用在鞏固君權,羈縻士子,作為一種政治方面籠絡的工具。
2)  此制是根本消融社會階級的存在,因考試乃一種公開競選,公正平允,不容偏私,且其內容單純,不受經濟的限制,貧苦子弟,皆有應考和上進的機會。考試內容,全國統一,有助於全國各地文化的融結,按年開科,不斷新陳代謝,使政治社會各方面,再無固定的特殊階級存在。
       3)  促進國家政治的大一統組織,每次大批應試者從各地集中於中央政府所在地,使全國人才,有一定大集合,促進互相接觸和融洽的機會。
缺點:
1)  清代的考試,完全由於其內容以八股文取士而失敗,而非在於考試本身出問題,八股文驅使士子耗費畢生精力於空疏之學,引致學術不前。顧炎武言:「天下之人,惟知此物可以取科名,享富貴,此之謂士人,而他書一切不觀,昔丘文庄當天順、成化之盛,去宋元未遠……嗟呼,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只而廿一史廢!」
2)  考試過於重視形式,忽略實際,尤以殿試為甚,捨文章而重書寫,未能選取真才實學之士。
       3)  清代以教育與科舉相輔而行,但後來卻以科舉為重,全國智識份子莫不趨科舉一途,地方傳學不過為科舉的敲門磚,取得科舉的資格而已,對於作育人才的本旨反忽略了。
明清兩代考試制度之比較
明清考試之制度,大致相同,然細加分析,差異亦有,茲剖析之:
(一) 相似點
 1. 沈兼士於《中國考試制度史》中稱:
 a. 清代的鄉試、會試其應試的手續,科名的給予,官職的加授,大致和明代相同。
 b. 明清教育以科舉為重,使地方儒學不過為科舉的敲門磚,有名無實,徒注重考試形式上的整齊嚴密,對於培育人才的本旨,反置於不問,以致學校為科舉所奪,學術則為制藝所奪。考試本以甄拔人才,結果乃成為錮弊人才,敗壞人才之具。
 2. 鄧嗣禹在《中國考試制度史》中稱:
 a. 明清兩代重科舉,驅使天下人於一途。
 b. 明清考試之嚴密,不慬足以冠古今,並足以法中外。
 3. 明清之考試程序略見相似,而鄉試和會試皆各試三場。兩代皆有殿試之設,進士分三甲出身類同。
(二) 相異處
 1. 程序之不同
 a. 國子監之貢監生在明代可應考「會試」,而在清代只能參加「鄉試」。
 b. 清士子中舉以後,須於「會試」前經禮部「覆試」,又新科進士於引見前,二、三甲之進士,並須經過「朝考」,方普遍授官。故清代的科舉考試比明代為嚴格。
 c. 清制另有大挑制度,凡經過幾次會試之後,凡未能考中進士的舉人,都可以報名應試,此為明制所無。
 2. 試藝之不同
 a. 清初之考試內容倣自明制:第一場四書五經,第二場論、判、詔、誥等,第三場經史、時務策。至乾隆更易制度,第一場考四書五言律詩,第二場考五經義,第三場考時務策論,明則否,此不同也。
 b. 明自洪武十七年定制,成化始終用八股取士;而清則兩度廢八股文,首廢於康熙,再廢於光緒,此又不同也。
 c. 明代之八股文作者,多優雅可觀,如歸有元等人是。但清代對八股之格式日益嚴格,束縛又多,且命題又規定自四書,截章取義,故作品多千篇一律,剽竊揣摩。
 d. 明代「殿試」重視對策策論,但清則重書寫。殿試時,須非常工整,並不許添註塗改。
3.考試之法,清嚴於明  明清兩代科場規則皆為嚴厲,但二者相較,清較明為嚴。清有三大科場之獄:一為順治十四年,二為康熙五十年,三為咸豐八年,此三大科場之獄,牽連甚廣。明雖亦有科場之獄,但罰責不及清之嚴厲。此外磨勘之法,亦為清代特規,明代則不甚顯。
4. 明代始終重科舉,清不一致   明初重荐舉,繼則三途並用。永樂以後,科舉日重,至明末仍不改。而清康熙朝重科舉,雍正朝則抑之,至道光天下士子雖普遍趨向科舉,但保舉之制仍存,在加上「捐納」及「漢滿待遇不均」,可見兩代不同。
5. 明有朋黨,清無朋黨 明代富裕之子,可買通賄賂,以求得中式。但窮困之士子,只有依靠入「社」來謀關節,遂使一些朝臣乃結社來操縱科舉,結收黨羽,互相標榜,遂成朋黨,故黃汝成曰:「科第莫盛於明,黨伐亦莫過於明。」但清代士人出身有保荐、納捐、勞績軍功各途,不必一定循科舉步入仕途。且清之考試程規極為嚴厲,又利用嚴刑峻法禁「師生之稱,以絕朋黨之根」。故清除晚清新舊黨外,二百餘年表面上未曾有朋黨之爭。
6. 科場之弊,清多於明: 清代除「賄買鑽營」、「懷挾請代」、「買名頂籍」、「暗記密號」、「考官舞弊」等。明清兩代科舉通弊,仍以清之為甚。


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狀元尹樞,狀元及第時年逾七十高齡;清嘉慶年間,杭州人王嚴以80歲高齡中會試。然而,還有中舉人的年齡比他們更「古稀」的,98歲中舉紀錄的保有人是誰呢?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丙午年),廣東有一名秀才叫謝啟祚,年紀九十八歲,還要參加鄉試。按照他的年齡,早就是可以請求朝廷恩賞的耄耋壽星,但地方官每次提名他時都被他謝絕。謝啟祚說:「科舉的名分是命中注定的。老夫還有力氣,怎知有朝一日不會為天下老書生們揚眉吐氣呢!」
《清稗類鈔》一書有他參加考試的記載:「乾隆間,粵東諸生謝啟祚,年九十八,猶入秋闈。」果然,乾隆丙午年這一年的鄉試,謝啟祚為老書生們揚眉吐氣。他為自己的中舉,戲作了一首《老女出嫁詩》:
行年九十八,出嫁不勝羞。
照鏡花生靨,持梳雪滿頭。
自知真處子,人號老風流。
寄語青春女,休誇早好逑。
這一年與謝啟祚同榜中舉的有一個十五歲的童子。《清稗類鈔》記載:「是科,番禺劉樸石孝廉彬華,以年僅十五而中式,老少同榜,年齡相距為八十三年。」當時的廣東巡撫寫了一首《鹿鳴宴紀盛》,其中兩句形容這一老一少舉人:「老人南極天邊見,童子春風座上來。」一時被傳為佳話。
第二年,謝啟祚入京參加會試,得到朝廷特別恩典,授國子監司業職銜。又過了二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逢乾隆帝八十壽辰,內務府準備在翰林院找一個九十歲的翰林,在慶賀皇上萬壽典禮上,點燃壽宴的壽燭。
但翰林院中找不到九十歲以上的老翰林,於是就在舉人中挑選,再授予翰林官職,百零二歲人瑞謝啟祚躬逢盛典,就成了絕佳的人選。謝啟祚參加了乾隆帝的八十壽誕慶典,乾隆帝龍顏大悅,晉封謝啟祚為鴻臚卿,親賜他一副楹聯「百歲登科古無今有,一經裕後人瑞國華。」
謝啟祚後來又活了十多年,高壽近一百二十歲才去世。他的會試試卷上的履歷表示,他先後娶過三個妻子,兩個妾室,一共生了十三個兒子,十二個女兒,有二十九個孫子,三十八個曾孫和兩個元孫。
可惜在史料上不見有謝啟祚的出生日期,不能排出八字作一考察。但在命書《滴天髓闡微》中,同樣有一命例:鄉榜出身,仕至觀察,壽至一百二十歲,無疾而終。現以此例來分析一下,看下此命是怎麼樣的:  【命理】98歲中舉 活到120歲的命 | 命運天定‧撥開迷霧 | 大紀元 https://bit.ly/3udg7g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